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聚焦执法公正专题> 科学发展

政法职业培训紧贴实战“缺什么补什么”

2012-09-04 12:38: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记者 李娜

老百姓如何感受司法正义?如何认识法律权威?最直接的介质就是他们碰到的某一位政法干警。

"政法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政法工作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到执法权是否变形扭曲,直接影响到涉法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力保障,直接影响到法律权威能否得到有效维护。"中央司改办有关负责人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形势日趋复杂的局面,政法队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干警及时"充电"就显得格外重要,政法职业培训也由此成为各级政法机关工作的"重头戏"。

"四长"大轮训史无前例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90万公安民警中,80%在县级公安机关;全国3000多个基层检察院,占全国检察院的80%,人数占全国检察人员的80%,办案数也占80%;我国80%的法官奋斗在基层,80%的案件审理在基层。

从2009年起开始的"四长"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轮训,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这年3月,先是来自全国2895个县(市、区)的3080名公安局长,分批走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集中培训。随后,3500余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汇集北京,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参加培训。

同年9月至201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分12期举办了全国中级和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把全国3600多位中级和基层法院院长全部轮训一遍。

2010年,司法部首次对全国监狱政委和劳教(戒毒)所政委、县级司法局长进行了全员集中培训。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表示,采取直通车的方式,基层政法机关负责人到京集中轮训,将更加准确、迅速、有效地接受中央政策。

“古语道:郡县治则天下安。县级公安局长承担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这需要他们在能力和素质上都有提高。”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说。

参加过基层检察长轮训的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蓝旭明则坦言,这样的轮训实现了"最高层"与"最基层"的互动,"目前中央对县域经济、政权建设的力度逐渐加大,身处社会矛盾集中的第一线,基层检察长的能力与素质至关重要。"

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战

"犯罪的外因再华丽我们也能够看穿本质,因谋取了个人利益,我方认为于海的行为已构成挪用公款罪。"2010年12月6日,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内,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浙江代表队一辩杨丹正在慷慨陈词。

这是检察机关广泛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0年年初,最高检制定下发《全国检察机关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指导意见》,继续加大对各地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的指导力度。各地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战演练、实务技能交流、竞赛活动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坚持"传、帮、带"和"练、学、赛、用"相结合,突出实战、实务技能训练。

每天近16个小时的训练强度;30℃高温下站两个小时军姿;每周一次5公里越野;随机进行夜间紧急集合……大强度、满负荷的训练量,成为度量参训公安民警意志品质的标尺。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样的实战培训虽然辛苦,但是由于大力推行了"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使参加集中训练的队伍,同时作为值班备勤、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动力量,有效落实了一线民警每年不少于15天的集中训练规定。不仅解决了工训矛盾、战训脱节问题,而且完善了警务运行机制。92%的市级和75%的县级公安机关实行了这一模式。

东西合作倾斜少数民族

2010年8月3日至13日,贵州省刑事科学技术骨干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广东、贵州两省东西合作素质强警行动送教上门工作正式启动。

此次培训由广东省公安厅组织教官团到贵州公安机关进行授课,涉及法医、痕迹、影像3个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贵州基层刑事科学技术人员400余人参加培训。

当年2月,公安部全面实施东西合作素质强警3年行动计划,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协调北京等7个东部省市与青海等8个西部省区结成对子,开展互派锻炼、定向培训等交流合作,推进教育训练协调发展。

据了解,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各种专门人才包括法律人才的不足,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法官、检察官整体素质还不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最高法从2008年开始专门举办少数民族中青年法官培训班,现已连续举办3期,共培训少数民族法官350余人。同时,最高法在政策上和经费上支持少数民族法官培训,坚持费用减免,对相关法院举办双语法官培训班和编写双语法官培训教材给予资助。此外还组成最高法院讲师团,2006年以来先后4次赴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法院开展巡回授课活动。

最高检则根据其关于加强和推进新形势下检察援藏、援疆工作的意见以及2010年西部支教方案,持续加大直接培训西部地区检察业务骨干力度,仅2010年就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举办西藏、新疆中青年检察业务骨干培训班、西部地区中青年检察业务骨干培训班10余期,直接培训西部地区检察人员1010人;2010年最高检组建了由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带队的讲师团深入西藏、新疆基层检察院巡讲,培训检察人员4770余人次。

本报北京2月23日讯

相关报道

国家法官学院首次培训法院党务干部

法制日报北京2月23日讯 记者周斌 今天上午,国家法官学院举行春季开学典礼,全国法院党务干部培训班、全国法院行政审判最新司法解释培训班和最高人民法院预备法官培训班同时开班。

据悉,全国法院党务干部培训班为首次举办,培训内容涉及法院系统党建工作、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等。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高、中级人民法院党务干部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认识,提高组织开展人民法院党建工作的实际能力,为加强法院系统党的建设、提高法院队伍整体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最高法副院长万鄂湘在开学典礼上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分类培训和按需培训,要继续进行培训方式创新,要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法官培训,要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要利用好案例开发研究中心和审判实务问题研究中心两个平台,实现科研为培训服务的目标。

最高法政治部主任周泽民为全国法院党务干部培训班讲授了第一课。

改革亮点

文化建设成政法机关“精神名片”

法制日报记者 李娜

“由于积劳成疾,老霍加班时突发心脏病永远的走了,百姓按照当地的风俗送别这位可敬的检察官。”根据“全国模范检察官”、河南省舞钢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原检察员霍新泰事迹改编的电影《远山》中的最后一个镜头,催人泪下。

如果走进江苏省常州市高新(新北)区人民法院大厅,300米长的法院文化廊,法院文化建设集锦,图文并茂。每天8点到8点半、下午5点到5点半,还会播放该院院歌《和谐天平》。

如今,在政法机关,类似的文化建设的例子还有很多。尽管他们对其的理解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文化具有对检察队伍的凝聚功能,能够凝聚人心、团结干警,使全体检察人员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取向。

全国检察机关着眼于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以提高检察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育检”战略,检察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

2010年4月,最高检决定集中一年时间在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同年10月,全国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同年12月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

“检察文化建设使广大检察人员在职业道德素养、执法理念、行为方式和作风养成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在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高法律监督能力、提升执法公信力和检察形象方面牢固了根基;检察业务工作有了新突破,检察队伍建设有了新面貌。”最高检有关负责人恳切地说。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近年来,法院文化早已从业余文化活动,逐渐发展为一种先进的法院管理理念和方式,从单纯的机关文化活动转而渗透到法院的全面建设,并与法院工作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焕发了法院文化的生命力。

2009年,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将法院文化建设作为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六项建设之一。2010年又将该年度确定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推进年”,并于7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会后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这是全国法院首个关于文化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为各地法院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

在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中,最高法始终坚持把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对于统一思想基础、凝聚干警精神、提高队伍素质、促进法院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0年,最高法首次组织评选“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共评出40个,很好地总结推广了各地法院文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很多高院纷纷响应,分别在本辖区内组织开展了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整体推动了法院文化建设的有序开展。

安徽检察文化植入本土特色

法制日报讯 记者李光明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首次检察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近日召开,蚌埠市人民检察院等10家市县检察院被命名为安徽省首批文化建设示范院。

据了解,近年来,安徽省检察机关紧贴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实际,把检察元素植入当地传统文化土壤中。芜湖人民县检察院开展“百善孝为先”活动;天长县人民检察院努力打造“温情检察”;马鞍山市人民检察院制作了8块“文化墙”、66块“文化橱窗”,形成了独特的“走廊文化”。

同时,安徽省检察机关坚持把廉政文化作为廉政建设的基石和支柱。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建成了安徽省首家“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基地”;毫州、巢湖、黄山、阜阳颖东区等地检察院开辟了以“一日一忠告、一周一格言”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专栏,运用名家名言、警句格言等,宣传廉政文化,增强廉洁从检意识。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