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我国司法朝着公正、公开、便民的方向不懈努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位置。
翻开上海法院系统2009年上半年的《审判质量效率评估数据》,全市24家法院审判工作质量都以细化的指标体现出来,让人一看就懂,一目了然。上海法院系统用看得见的数据,来衡量司法公正。
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公正不仅要体现在定纷止争的效果上,也要体现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程序中。我国司法机关从未停止对程序正义的追求。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试行规定,明确要求省级以下检察院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需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报请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有关负责人表示,审查逮捕决定权上提一级后,立案侦查与具有逮捕决定权的检察院不再是同一个办案主体,有助于提升司法公正。
法谚云: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9月11日上午,北京法院网图文直播了一起民事诉讼的庭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人民法院将继续推进审判和执行公开制度改革,提高司法的透明度。通过互联网这个看得见的渠道,司法公开和透明的进程大大加快。
监狱系统开展的“开放日”活动也成为司法公开的一部分。4月16日上午,四川省锦江监狱的自动安检门缓缓打开,1000余名普通公民踏进这个神秘而陌生的特殊场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推进了监狱的公开化。监狱的开放活动,也对广大市民起到了有效的警示作用。
“检察院成立了便民服务站,农民办事太方便了!”今年5月23日,河南伊川县城关镇大庄村何大爷逢人便夸。原来,何大爷怀疑村干部冒领了自己的繁育母猪补贴款,多次反映,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直到他来到“伊川县检察院城关镇便民服务站”,问题才得到妥善解决。
最大限度便民,公安机关在行动。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目前,全国共建立社区和农村警务室17万余个,全国基层一线警力达到100余万人。广大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记者 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