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海南

海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小财政办大民生

2012-08-29 15:15: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屯昌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塑胶跑道上奔跑。王军摄

屯昌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塑胶跑道上奔跑。王军摄

在海口市龙华区滨海新村,杨洁珍等老人领取《海南省老年人优待证》。李英挺摄

在海口市龙华区滨海新村,杨洁珍等老人领取《海南省老年人优待证》。李英挺摄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烟园村是个山区苗寨,长久以来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然而,对这里的苗族村民邓开秀和其他村民来说,如今的日子越过越轻松。“小孩上学不用交学费,家里60岁以上老人每个月有55元的农村养老保险金,生病可以报销大部分医药费,种粮、买农机还有补贴。农民负担轻了,日子更好过了。”邓开秀告诉记者。

    进入新世纪以后,海南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执政理念,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实现市县工资标准“统一加浮动70%”、免除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杂费和教科书费、免除农业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许多重大民生事项在全国率先实施,建设海南百姓幸福家园的梦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多项“率先”从制度上普惠百姓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执政理念下,“十一五”期间,海南各级财政民生支出950多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51.7%,比“十五”期间增加2.7倍。

    在这一数字背后,是老百姓切实享受到的种种实惠。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基础教育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全面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率先把列入财政预算拨款的高中学校(含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省、市县教育研训机构中的全体正式工作人员纳入实施绩效工资范围。

    海南率先在全国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全省覆盖,率先建立逐年增长的生态补偿财政投入机制,率先出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办法,率先建立省一级统一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前两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全省覆盖,提前将60岁以上农村老人纳入农村养老保险,提前两年全面完成茅草房改造……

    为了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海南于2006年、2007年、2010年三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通过发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工资集体协商等方式,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

    随着各项民生工作的推进,海南发放给群众的各种补贴也越来越多。为方便群众,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打造“阳光补贴”,海南2009年启动财政惠民“一卡通”改革试点,并于2010年4月在全省铺开。通过“一卡通”发放的补贴项目有农村低保、良种补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贴等36个。

    “以前领水稻良种补贴,要亲自去镇里签字领钱,什么时间领还要等通知,很不方便。现在各种补贴都由政府打在卡上了,不用跑来跑去,也不担心被别人扣了、冒领了。”邓开秀笑着说。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海南法院治“庸懒散贪”提审判质效
·海南破获跨省特大贩毒团伙 缴获冰毒3000余克
·海南首个“电子检察官”上岗
·海南综治委发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作用推动见义勇为
·海南为旅游从业者提供安全培训
·海南琼海交警推出多项便民举措

·海南琼海交警推出多项便民举措
·海南举办安全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应急管理能力
·海南澄迈公安边防:三件“法宝”整治“刺头村”
·海南三亚为10多万妇女儿童建信息档案
·海南:标准化村卫生室成为农村医疗服务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