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十八大代表马俊镠:服务百姓,她有“三件宝”

2012-08-29 13:54: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服务百姓,她有“三件宝”

——记党的十八大代表、湖北省荆州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马俊镠

    人物档案

    马俊镠,女,1964年7月出生,汉族,现任湖北省荆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2007年6月,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检察官”、“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马俊镠很平凡,邻家大伯大妈把她当成贴心女儿,领导同事把她视为知心朋友。马俊镠也不平凡,25年如一日守护在法律监督岗位上,办了一起又一起大案难案,做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好事,被当地群众誉为“诚信检察官”、“老百姓的知心人”。

    “法结”“心结”一块解

    多年来,马俊镠坚持用一名女检察官的冷静与儒雅、温柔与细腻,办出了一个个彰显法律威严与人文关怀的案件,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2008年5月,犯罪嫌疑人李金平因盗掘古墓葬罪被荆州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时任区检察院政治处主任的马俊镠在得知李金平家境困难,哥哥瘫痪、母亲76岁高龄、妻子智障、女儿8岁刚读小学二年级的情况后,立刻发动干警为李金平家捐款并送去大米和食用油,争取民政部门为其全家落实了一次性补助并

    办理了农村低保。她还把李金平女儿作为长期关爱对象给予照顾。李金平得知后,受到很大触动,表示一定会积极改造。

    2010年初,马俊镠走上了荆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的岗位,分管控告申诉工作。她对外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全天候接听群众电话,带领控申部门的干警带案下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2010年春,家住沙市丹凤小区的王春先通过公开的电话号码找到了马俊镠,诉说了自己上访的缘由。13年前的1997年9月,王春先与他人发生冲突致腹部受伤,因对伤情复核鉴定结论和判决持异议,从此走上漫漫上访路。

    尽管事隔多年,时过境迁,马俊镠与同事们仍然不遗余力,查阅了所有卷宗材料,并数次带案下访,告知其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判决的合法性、合理性。当得知王春先的儿子因贫困面临辍学时,马俊镠帮助其顺利渡过了难关。王春先终于息诉罢访,解了“法结”和“心结”。

    2010年至2011年,马俊镠分管的控告申诉部门连续两年被评为荆州“全市化解信访积案先进单位”,并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政法系统涉法涉诉工作先进单位”。

    化疗期间她坚持学完了研究生课程

    2002年初,因工作出色,马俊镠被荆州区检察院提拔为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但是没过多久,她就面临了命运的严峻考验。

    这样一连串的日子,至今让同事们感慨万千:

    2002年9月23日,马俊镠因身体出现异常住院,上午输液,下午、晚上拖着病体与同事一道,对区轧钢厂破产改制清算账目进行清理;9月24日晚,发现伪造补偿职工工资名单,获取证人证言6份;9月25日,发现部分虚报涉嫌贪污的犯罪事实;9月26日,经检查发现肠道有不明肿块急需手术;9月30日手术;10月6日,被确诊为结肠癌,需要做长达6个月的化疗;10月20日星期天,她提议召开检察委员会会议,就负责侦查的一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进行汇报,主动争取办案时间;10月22日,住院接受第一次化疗。

    一周后,马俊镠又出现在单位,继续生病前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区建设局下属集体企业液化气站已纳入该区企业改制统一计划,财产价值50余万元。然而其法人代表却与一名个体工商户签订低价转让合同。这一行为,不仅会使改制落空、职工利益得不到保障,还极易引发职工不满情绪导致群众上访。“检察机关应尽快提起公益诉讼。”马俊镠一边迅速向检察长汇报,希望安排其他同志接手此项工作,一边强忍病痛积极做好提起公益诉讼的准备工作。

    听到风声,在提起公益诉讼前,液化气站法人代表主动与对方解除了合同,企业改制重新走上了正轨,职工利益得到了维护,马俊镠也彻底“告别工作”,开始了治疗。

    “即使是一颗流星,也要追求生命中的那份精彩。”在6个月的化疗中,马俊镠坚持完成了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其间还撰写、起草、修改典型材料、文件、简报10余篇,得到了上级领导批示和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2004年,是马俊镠罹患癌症的第三年,也是癌症患者五年危险期最关键的一年。她服从工作需要成为公诉科长,此后两年,她和同事们佳绩频出,处理各类经济、刑事犯罪案件无一差错,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建议公安机关撤销案件3件,追捕犯罪分子3名,对12名犯罪分子追加新的犯罪事实……

    “她心中只装着工作,唯独没有她自己。”这是熟悉马俊镠的人对她的评价。

    结婚纪念日到基层宣讲党的政策

    党的十七大闭幕后,2007年10月23日下午,她和荆州市其他两名党代表从北京归来,24日向市“四大家”领导班子汇报,25日就在荆州区党员干部中进行了首场十七大精神报告会。

    同年11月8日,是马俊镠的结婚纪念日。当天上午,她在荆州区八岭山镇宣讲完十七大精神,下午计划赶到50公里以外的弥市镇作报告。当时,荆州区委安排了8场党的十七大精神报告会,考虑到弥市镇较远,而马俊镠从北京回来一直没有休息,便临时通知取消了行程。马俊镠诚恳地表示:“基层群众都盼望早点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大家选我当党代表,我就应该尽快把党的好政策传达到基层。”她坚持赶到弥市镇作完报告。

    自从当上十七大代表,她先后在湖北省各地宣讲十七大精神28场次,数万人聆听了她的报告。

    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以后,马俊镠一如既往地忙碌:作为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代表,她多次赴基层宣讲党代会精神;作为分管法律政策研究、检察委员会日常工作和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工作的院领导,她带领分管部门正认真学习刚刚闭幕的全省检察长座谈会精神,研究如何抓落实、出亮点;作为检察官“爱心妈妈”,她帮扶的一名服刑人员子女以577分的高分考入市重点高中,张罗着安排孩子与服刑中的父亲见面、为孩子配近视眼镜,8月18日送孩子入学,还不忘为孩子争取贫困优秀学生助学金。

    “我准备9月份到荆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去调研,主要是了解企业对优化发展环境尤其是法治环境的呼声。”马俊镠告诉记者,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后,她既激动,也感到压力大、责任大,“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的5年,每天看党报是我的‘必修课’,目的就是不断充电,提高理论政策水平。”马俊镠走到办公室一角,那里叠放的报纸她伸出手已经够不着顶了。

    马俊镠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面醒目的党旗,书柜里全是党报党刊和各类业务书籍,一盆墨绿的冬青临窗伫立,舒展着茁壮与顽强。认识马俊镠的人都知道她有三件宝:册子、本子和袋子,都是她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见证。

    册子是她自己制作的工作手册,里面载有党代表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剪贴着党在各个时期的政策文件。本子是两个厚厚的学习笔记本。袋子是两个鼓鼓的信件口袋,装满了群众来信。这个让老百姓信得过的代表,对于群众来信,不管是投诉的、咨询的,还是求助的,都一一回复。她说,老百姓对我的信任就是对党的信任,一件小事处理不好都可能会伤了老百姓的感情。(周泽春 严勇 朱景茂)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全国检察系统共产生13名十八大代表 其中检察英模6名
·2270位党的十八大代表诞生记 解读31位省级党委书记
·十八大代表陈辽敏:用“心”当好一名基层法官
·十八大代表常德盛:农民得实惠是我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