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实有人口

阔步向前的“中国式医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012-08-29 11:11: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经济日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

    ○ 基本医保制度已覆盖95%以上城乡居民,达到13.33亿人

    ○ 基本药物价格下降30%左右,初步形成生产、流通、使用 的运行体系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4亿城乡居民受益,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有达标县医院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低4.8%,基层药价下降30%左右,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免费或补助的方式提供,全国70%的地区拥有达标的县、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这些引人注目的数字展示了新医改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直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进步,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循序推进,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医改道路。

    如今,全世界最大的医保网络在我国建成。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评价,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惠民机制初步建立

    基本医保保障水平、服务能力、运行效率、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基本药物价格大幅下降

    在吉林长春博爱医院接受过血液透析的患者李晓风患病3年,为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从今年2月份起,得益于该市医改新举措的一个大病救助项目,她在指定医院只需花400元就能进行一年血液透析,医院还给她全部减免了。因病失明的她露出了笑容,“我觉得生活又有希望了。”

    为逐步缓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随之,国务院公布了3年近期医改实施方案。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路径安排,医改先从基层开始,让基层百姓、社会弱势群体优先享受到医改成果。3年来,中央投资630多亿元,支持了3.3万所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各级政府也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投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经过3年建设,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面貌焕然一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表示,“基层医改让基本医保保障水平、服务能力、运行效率、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基本药物价格大幅下降,老百姓得到实惠,基层医务人员受到鼓舞,改革得了民心。”

    几大基本医疗卫生公共产品不断推进建设,目前已初具雏形。基本医保制度已经覆盖95%以上的城乡居民,达13.33亿人;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初步形成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的运行体系,价格比改革前下降30%左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4亿城乡居民受益,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有达标县医院。

    “基层医改实现了卫生体系的两大根本性转变:筹资机制从以药养医转为多方筹资,功能从重医轻防转为以预防为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说。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破解医改难题 造福亿万群众——中国医改三年纪实
·媒体调查:北京天津上海三甲医院医生眼中的“医改”
·医生眼中的“医改”
·中国医改让中医药惠及农村居民
·青海:医改让农牧民健康档案“活”起来
·四川省医改通过4项措缓解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四川省医改通过4项措缓解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陈竺:三轮驱动 “十二五”深化医改的基本策略
·天津滨海新区深化社区医改 让居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医改三年,参与者说:真心为群众 “甜”多过“苦”
·惠基层百姓 绽和谐之花——13个省区市基层医改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