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育计划”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凝聚发展力量、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蕲春县坚持以政治理论为根本,以实用技术为重点,着力抓好农村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形成了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并重、增强素质与带头示范共进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导向。
一、主要作法及成效
突出思想教育,锤炼党性之纯。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地抓好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是抓好理论武装。每年集中举办一批党员示范培训班,以乡镇党校、成教学校为阵地,建立党员“双育”台帐和帮学联系制度。二是深化主题活动。先后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保持党的纯洁性、“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等学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三是推动思想解放。深入持续地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导党员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四是开展民主评议。积极探索和完善不合格党员教育转化和处置办法,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
注重能力培训,夯实素质之基。大力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一是“固定课堂”阵地式培训。采取党的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学习定期组织、互动党课下乡等方式,组织农村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科技文化知识。二是“网络课堂”订单式培训。坚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让党员按需“订餐”、自主学习。三是“流动课堂”巡回式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的需求,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技术指导团队,深入开展科技下乡、送课下乡等活动。
深化“十星联创”,激发活力之源。把党员“十星联创”与实施“双育”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党员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一是目标承诺“定星”。对各类型党员除设置信念、宗旨、学习、道德、法纪等五颗共性星外,还根据各领域党员实际分别确定五颗个性化星。二是搭建载体“创星”。深入开展“设岗定责”和“一证一卡一簿一库”活动,全县建成党员先锋岗1900多个。三是量化考核“评星”。将“星级创评”结果与评选表彰、“两代表一委员”提名推荐挂钩。四是动态跟踪“管星”。采取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聘请活动监督员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动态掌握星级创评情况。
融入发展大局,展现党员之为。在推进发展上用力。广大农村党员通过建基地、办企业、兴实体等多种方式,坚持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在促进和谐上用心。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帮助所联系的农户出点子、找路子,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服务群众上用情。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困难群众民情档案。
二、存在的不足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教育质效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教育培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四是少数农村党员素质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推进党员“双育计划”的建议
要构建党员教育大格局。着眼基层实际,建立健全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网络。要确保培训对象全覆盖。要始终抓住党员这个主体,确保农村党员培训全覆盖。要坚持培训方式多元化。积极探索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使农村党员愿意学、能够学、乐于学、善于学。要增强教育培训保障力。在教学组织、师资力量、培训场地以及教学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建设上给予一定保障,确保农村党员“双育计划”扎实、有序、深入推进。
(作者:蕲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