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爱心”
周景红 赵振远
8月6日下午,北京卫戍区某司机训练大队一辆辆装载救灾物资的运输车,从房山区民政局救灾物资接收中心出发,来到房山区琉璃河镇,为受灾群众送去社会各界的“爱心”。至此,他们结束了为期12天的装运救灾物资任务。
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应地方政府请求,北京卫戍区某司机训练大队从7月26日起,为受灾地区运送救灾物资,共出动车辆500余台次、官兵2000余人次,行驶4.5万公里。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乡镇,官兵们需要的不只是技术还有胆量。
十渡镇距离房山区接收中心约70公里,是这次运送物资最远的地方。7月26日,上士王子涛负责这条线路。受暴雨影响,距镇政府约15公里的一处盘山路,只剩下一车道左右的路基。路外侧是一个山涧,深约80米,流水湍急,看一下就眼晕。“小心点,小心点……”车上的民政局工作人员紧紧抓住车把手。
艰难险阻,挡不住运输“爱心”的官兵。王子涛调整车速,把正方向,小心驾驶。这条长约50米的险路上,时不时能听到小石子被运输车碾压下山涧的声音。1分钟后,汽车顺利通行,大家长舒了一口气。
险,不知何时到来才可怕。司机小李负责霞云岭乡这条线路。一路上,山上时不时有石子滚下,最严重的一次砸到车窗玻璃上,车里人员都吓了一大跳。行驶至佛子庄附近的一处盘山路时,大山突然发生小面积塌方,大堆泥土、石子瞬间滚下,差点将车埋在里面。小李只得倒车绕行。
另外一条盘山路上,不少拐弯处的弧度几乎是锐角,路边的护栏已被暴雨冲断。小李不停鸣笛示意,防止对面驶来的车辆撞到自己。
司机训练大队大队长郝玉峰前些天参加抢险救灾,不小心扭伤了脚。他脚缠绷带,始终在一线指挥。一次带车去十渡镇政府送物资,他带着战士一起搬卸,大汗淋漓,汗水湿透了迷彩服。
“大家干劲很足,谁都不愿停下来。”大队政委郭玲亨介绍说,官兵们把爱心变成实际行动,第一次执行任务,几分钟就出动了30台车。第二次出动了15台,那些被留在家的司机不乐意了。大队耐心做工作,他们才肯在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