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律师人数虽然不多,但特别有奉献精神。”谈起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的话题,吉林省司法厅副厅长禹治洪滔滔不绝地对《法制日报》记者历数起“家底”:2010年,入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7位律师中,吉林就占了两位;2010年,吉林律师赵春芳作为唯一的律师代表,入选全国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党员……
吉林省律师行业紧紧围绕服务民生的主线,以“走进基层服务民生”为载体,打出“同心律师服务团”等一张张闪亮的公益品牌。记者近日在深入吉林采访中感受到,公益法律服务在吉林律师行业已经蔚然成风。
服务困难群众实现常态化
今年5月,江苏籍农民工潘绪华的家属终于拿到了16万余元的死亡赔偿金。2010年9月,潘绪华来到长春建工集团工地做工。就在入住工地的当晚,潘绪华在搭建床铺过程中摔成重伤,后因家庭无力承担医疗费而死亡。之后,家属找到长春建工集团吉源建设公司索赔,但该公司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接到这起案件后,指派“同心律师服务团”的律师承办该案。在没有劳动关系证明、证据材料不全的情况下,律师到工地和医院走访,多方收集材料,证明雇佣关系确实存在。在律师的据理力争下,法院最终采纳了意见,使这起农民工人身伤害案件画上了圆满句号。
这起案件只是“同心律师服务团”的一个缩影。2011年10月,吉林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联合启动“同心律师服务团”活动,服务领域涵盖征地拆迁、劳动争议、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医疗等十大方面。
吉林省律师协会秘书长李延介绍,尽管“同心律师服务团”服务领域涉及方方面面,但始终坚持一个着眼点,就是瞄准农民、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众的需求,针对其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实现法律服务的普惠化。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吉林省司法厅规定律师事务所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取十个服务领域中的一两个提供专项服务,以发挥各自优势。
活动开展后,全省律师积极参与,帮助困难群众处理了一大批法律难题,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刚占标评价说:“同心律师服务团参与面广、受益面大、成效好,而且形成了常态化机制,已经成为具有吉林特色的服务品牌。”
据了解,两年来,吉林省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945件,解答法律咨询20余万人次,发放便民服务卡50万张,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点2000个。
进农村进社区“小处见功夫”
“我想咨询一下遗产继承的事。”“我马上大学毕业,在求职签就业协议时,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吗?”前不久,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等3家律所走进南关区东岭北街开展法律咨询,闻讯而来的社区市民把现场围得满满当当。
今年5月初,吉林省律师协会组织全省律师开展“万名党员律师为民服务百日”活动,全省万名律师走进社区、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法律咨询活动。
为了真正实现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吉林各地律协和律所想了不少招儿。吉林市律协组织174名律师开展“六个一”活动,实现全市196个社区均派驻“社区律师”。辽源市律协向社会公开了全市10家律所的办公电话作为咨询热线,要求党员律师轮流值班。
吉林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副处长张巍说,律师进社区、进农村,其成效是在“小处见功夫”。“律师帮助解决的都是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这样的小事,但切实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
张巍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前段时间,退休职工张大爷家安装了防盗门,由于安装方向不对挡住了隔壁邻居的出入,原本关系和睦的两家因此闹翻,断绝了往来。张大爷于是向“社区律师”求助,律师详细向他讲解了“相邻权”的法律原理,并动员他重新安装防盗门,调整了方向。一番工作后,两家又重归于好。
据统计,“万名党员律师为民服务百日”活动以来,吉林律师深入农村、社区2298次,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点1451个,举办法律讲座1320期,调处矛盾纠纷730余起。
进企业“坐堂”把脉法律风险
为小微企业开展义务“法律体检”、进企业挂职,是吉林律师为民服务的又一特色做法。
在“万名党员律师为民服务百日”活动中,吉林省律协组织党员律师为小微企业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审查各类合同,切实为企业形成和谐劳动关系、防范生产经营风险提供法律帮助。同时,通过选派优秀律师担任企业厂长(经理)助理,进行“法律安全体检”,参与企业重大经营管理决策,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深层次法律服务。
“服务小微企业,就是服务民生。”吉林省律师协会会长迟日大介绍说,小微企业承担着增加税收、吸纳就业的重要功能。这类企业经营管理通常不健全,对法律服务需求很大,但由于规模小等各种因素制约,无法及时得到法律服务。律师为小微企业开展免费法律咨询的活动较好地填补了这块空白。
而组织优秀律师进企业挂职,则摆脱了过去律师与企业之间那种单纯的法律服务关系。
作为挂职高管,不管企业有没有法律难题,律师都要经常来企业“坐堂”;而企业,也不再是有了问题才找律师“临时抱佛脚”,而是经常请上门来请教,重大决策时,更要奉律师为座上宾。
这一举措带来企业和律师双赢的局面。对企业来说,律师参与经营管理,实现了法律风险控制前移,各项规章制度也更规范了。迟日大说:“很多律师挂职期满后,尝到‘甜头’的企业要求把律师留下来。”
对律师来说,深入企业后,更能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和法律需求。很多律师表示:“以前是身在庐山外,现在是处于庐山中。今后遇到类似问题,就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方案。”
活动开展以来,吉林律师共为企业出具法律意见书3025份,起草、审查合同6248份,避免经济损失达亿元以上。目前已有108名律师挂职服务107户企业。记者 卢杰
·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召开:建设美好吉林
·吉林开展“剑网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
·吉林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
·全警参战全力以赴 吉林整治火患取得阶段性成果
·吉林日报:正确处理改革与执法的关系
·吉林长春南关配备400件消防器材确保救援
·吉林长春南关配备400件消防器材确保救援
·吉林首家数字圆桌法庭主审涉未刑案
·吉林日报:“发展”与“民生”视域下的政绩观考量
·吉林延边:"边境110"7年换四代 安定民心稳边关
·吉林日报:现实性与紧迫性
·吉林日报: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