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广东

广东惠州推广“全科医生团队上门服务”

2012-08-24 15:11: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电话铃声响起,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居民郑惠珍称自己身体不舒服,接到电话的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曾碧霞,立即带上药箱和相关器材,与一名护士一起,骑上电动车,很快就来到郑惠珍家里,通过诊查为其开出治病处方。

    以前坐在诊室里等病人,现在是上门为病人服务。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今年年初启动“全科医生团队上门服务”。惠州市在总结该创新做法后,目前已在全市推广,同时还着力推动“平价诊室、平价药包”进社区,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从吃“闭门羹”到越来越受欢迎

    居住在河南岸街道的屈衡清因高血压导致瘫痪,今年50多岁的他和老伴去年从湖南搬到惠州居住,女儿不在身边。在小区里看到有服务团队驻点后,屈先生的老伴向医生房向斌反映情况,房医生立即带着护士到家里了解情况。

    看到房医生和护士到来,屈先生老伴热情地接待他们。房向斌为屈先生量了血压,不能言语的屈先生拉着房医生的手,流露出感激的眼神。屈先生老伴说:“平日里都是我们去看医生,想不到现在有病了医生可以上门来服务。刚搬来惠州时还很担忧,现在放心多了!”

    曾碧霞说,一些市民有“医不叩门”的观念,难以接受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上门,所以活动开展初期,医护人员没少吃“闭门羹”。为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白大褂换成了“绿马甲”,同时通过义诊、咨询活动等进行广泛宣传。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享受到家庭医生服务带来的好处和便利,通过口耳相传,服务团队越来越受欢迎。

    配备了汽车和电动车方便上门

    “一个电话,我们的团队随叫随到。”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谢志林说,服务团队走进社区、深入家庭,开展上门访视、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家庭健康指导、家庭健康康复“六上门”服务。

    谢志林说,该中心成立了6个服务团队,共有18人,每个团队3人,分别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每个团队负责辖区内不同片区。不过,由于桥东街道常住人口达数万人,在服务团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上门服务首先要服务好长期卧床病人、独居老人等六类重点人群。

    为了方便医生上门,当地财政“掏腰包”,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汽车和电动车。曾碧霞说,有了统一配备的“绿马甲”、出行工具和药箱装备等,上门诊断方便多了,而且辨识度较高,逐渐得到居民的认可。

    近期召开的惠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学习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验,推广“全科医生团队上门服务”制度。接下来,惠州还将通过发展“智慧医疗”项目,通过搭建多媒体服务平台,运用“电话+短信+互联网+无线视频”等方式,提供多功能、安全的便民问诊服务。

    “平价药包”医保报销后仅几元

    除了“看病难”,不少市民还关心“看病贵”的问题。而在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种“平价药包”通过医保报销后仅需几元钱。

    谢志林说,中心针对门诊量最大的常见病,首批制定了10个“平价药包”和10个“平价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包”。“平价药包”平均价格仅12.23元,参保居民A档平均自付8.6元、居民B档平均自付4.9元、职工平均自付2.5元;“平价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包”平均价格30元,参保居民A档平均自付21元、居民B档平均自付12元、职工平均自付6元。

    惠州市卫生局介绍,“平价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包”是基层医改的一个创新,该局将推广此做法,力争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中心、镇卫生院提供用于治疗不同类小病的“平价药包”。记者 罗锐 陶然 实习生 郑子昊 通讯员 彭丽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增城:以不平衡发展 解发展不平衡难题
·广东 改革潮头更争先
·"天秤"或长时间影响粤东 广东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广东警方一年端掉一万两千多个"四黑"窝点
·广东边检“阳光服务”吹响港区发展提速集结号
·广东公安厅厅长:把每起“三打”案件办成铁案

·广东公安厅厅长:把每起“三打”案件办成铁案
·广东云浮警方打掉盗采河砂团伙
·广东佛山遭遇龙卷风袭击
·广东佛山社区民警赖元强 风雨中背起一片温情
·广东中山249家消防重点单位签承诺书
·广东东莞举报问题食品最高奖励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