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来,福建省龙岩市按照“一年见成效、二年上水平、三年成标杆”的阶段性目标,以强素质增活力、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塑造新风貌为重点,大力开展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培育工作,通过规范化建设,打造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亮点,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上新的水平。
落实责任抓帮促
在连城县,财政、交通、国土、建设等16个有经济实力的县直单位,根据示范点的不同情况开展结对帮扶,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挂钩联系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参与、负责落实,提供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于此同时,选派组工干部担任指导员,协助示范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推行各项党建工作机制和组织工作创新项目。
龙岩市、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建设,形成了市、县委领导亲自抓,组织部门牵头抓,乡镇党委直接抓,示范点创建单位党组织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
与此相配套的制度保障是,龙岩市委出台了《龙岩市关于培育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委制定相应的《培育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挂钩联系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创建目标、内容、进度、措施及责任人的职责,做到目标明确、时限具体、责任到人、措施得力。
值得关注的是,上杭县为2个市级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每个下拨县财政资金500万元。目前,市、县、乡三级共向第一批8个市级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投入资金1亿多元,安排实施建设项目140多个。
两年来,龙岩市通过采取组织领导倾斜、优势资源集中、项目资金捆绑、部门挂点帮扶、选派干部指导等措施,切实推进示范点培育工作的开展。组织部门从党建经费中拨出资金对每个市级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补助专项经费20万元,其中市级补助10万元、县级配套10万元,国土、建设等部门在土地使用、项目申报和审批、证照办理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优惠和减免相关费用。
创新载体抓特色
龙岩市注重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对老典型挖掘新亮点,实现新突破;对新典型坚持抓结合、创特色、求实效,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的“闪光点”。
永定县在示范点实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将村级事务分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他”5大类20项200多个环节,并制作了流程图。
连城县在示范点推行流动党员委托协管卡、履职反馈卡、返乡活动卡,登记建卡制、全程教育制、结对联系制、家访帮困制、定期警示制、跟踪问责制的“三卡六制”全程跟踪管理机制。通过试行农村党员民主议政、评星定级、创业定绩的“一议双定”党性分析机制,实行党务村务发言人制度,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向乡镇党委、向党员群众述职和实绩评议制度。
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依托古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建立经济发展协会、农家乐旅游协会,投资300万元建起农家乐管理中心,设立农家乐接待点25家,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建立1400亩生态农业基地,打造千亩生态观光农业长廊,兴建客家米酒厂、“节节高”酒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新罗区白沙镇南卓村根据所辖自然村村情和党员的分布、年龄、专业技能等状况,成立30个党群连心活动小组,制作“党群连心图”,悬挂“党群连心牌”,广泛开展民情联络和服务活动。紧密围绕党委工作中心,着眼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创建工作成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总结经验抓推广
两年多的发展,龙岩市基层党建成绩显著。
第一批8个市级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第二批6个市级、56个县级、15个市直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培育出“产业开发型、人文风情型、新村带动型、生态旅游型、工业主导型、集镇商贸型”等六种类型的党建工作典型,探索出一条以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培育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以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基层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值得一提的是,龙岩市及时总结提炼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的典型经验,形成了“林塘经验”、“五龙经验”等基层党建工作模式。
市县两级分别通过召开示范点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印发经验交流材料等形式,组织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汇报交流工作经验、特色做法,通过互点互评、互学互议,实现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促进提高,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市进行推广。
目前,龙岩市共组织召开示范点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现场观摩会26场次,印发经验交流材料1万多份,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切实提高了全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记者张志滨 通讯员 高营光 王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