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海南省公安厅于日前召开了全省治安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规范派出所职能定位、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理顺所队关系、强化考核激励机制,着力激发派出所队伍活力,提高基层整体战斗力,加强以派出所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作。
■典型经验
规范职能定位强化基层警务保障
海南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把派出所建设置于突出位置,认真落实省厅党委每半年、治安总队每季度、市县公安局党委每个月至少研究1次基层基础和派出所工作的制度,及时解决派出所建设存在的问题。
各市县公安局还把加强派出所建设作为重大课题,成立社区警务工作办公室,深入调研分析,明晰派出所与各部门、警种的职责分工,明确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的范围,统筹部署、指导、考核派出所工作和社区警务,尽量减轻派出所的压力。
省厅坚持严禁向派出所下达破案和罚款指标,严禁各警种将自身职责任务摊派给派出所,严禁随意向派出所下达工作任务,调整派出所等级考核标准,促使派出所职能定位回归到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基础防范管控工作上来。
认真落实全省派出所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对截留、挪用派出所公用经费或公用经费保障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单位,省厅将予以通报,视情节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要优先为派出所配齐必需的武器警械、个人防护器材、计算机等装备,加大维护保养更新力度,确保正常使用。
推动警务前移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
针对近年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建设中的不足与问题,海南省公安厅优化警务区设置,并把警务室建设纳入社区、乡镇建设发展规划,力争年内实现警务室100%覆盖。
市县公安局采取增配文职人员、精简机关等方式,挖掘内部潜力,最大限度地让警力下沉到派出所和社区,力争在1年内实现派出所警力占到总警力的40%以上,在3年内实现专职社区民警数不低于派出所警力40%的目标。利用公安信息化成果和现代科技,进一步拓展社区警务室功能,积极稳妥地将证照办理、验证审批等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努力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创新实有人口管理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
海南省公安厅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三级实有人口管理机构和人口协管员队伍,并把保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在年内完成全省人口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任务,启动政府职能部门共享的海南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服务管理体系。
省厅还将不断完善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统一社区民警信息采集内容和标准,建立实行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录入信息破获案件一案一奖、同功同奖机制,提高民警应用信息化的积极性。
激发队伍活力强化考核激励机制
海南省公安厅坚持把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基础防范管控工作和民警上门率、辖区群众知晓率、满意率等指标作为社区民警的考核重点,严禁各警种对派出所开展单一业务工作和阶段性工作考核,切实为派出所减负降压,引导派出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础工作主业和苦练基本功上来。省厅将于年底召开全省社区警务工作总结表彰会,表彰一批开展基础工作成绩突出的公安局、派出所和优秀社区民警,并将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派出所长、教导员和“十佳社区民警”各10名,评选表彰优秀社区和驻村民警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