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社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为此,长宁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未检一体化建设,构筑职务犯罪立体预防体系项目,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以及通过建立社区检察室延伸检察工作触角。正如屈原的千古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长宁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满怀 “上下求索”的信念和勇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未检一体化呵护祖国花朵
室内灯光温暖、沙发柔软,从透明玻璃窗看出去,窗外绿树成荫,小桥流水……这就是长宁区检察院新建成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在这个本市首家未检工作室里,检察官让许多问题少年重新回到了健康的轨道。 15岁的陈平 (化名)和同学小武一起“闹着玩”,来到茅台路实施抢劫。考虑到陈平面临升学且又是初犯,公安机关对其取保候审。期间,陈平的家长反应激烈。平时一贯溺爱的祖母不断责骂,不管不问的父母则开始严厉督促,这使原本十分悔恨的陈平产生了逆反心理。
案件移送长宁区检察院未检科之后,检察官了解到了这一情况,通过爱心基金会心理门诊部对他进行人格心理测试,得出他重新违法可能性极小的结论,之后检察机关与学校签订了观护帮教协议,与家长、学校共同对陈平帮教。在观护帮教期间,检察官不断跟踪陈平的表现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诫教育,并根据其人格特点,委托专业心理机构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在检察官循循善诱晓以利弊之下,陈平的心理状态便有了很大转变。他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变得融洽,顺利通过了中考。
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起源地,长宁区始终坚持先行先试,不断促进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管理方式完善。长宁区检察院将非羁押风险评估制度由提请批捕阶段拓展至捕后侦查、捕后移送审查起诉或取保直诉等阶段;在分析心理测试、社会调查、援助律师意见等材料的同时,对批准逮捕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结合其在观护帮教期间的表现,综合评判其有无悔罪表现、是否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是否对其作出起诉决定或提出起诉的量刑意见;对取保候审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通过社会调查、取保候审期间考察等方式,综合评判其人身危险性,最大限度地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还不成熟,于是长宁区检察院对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试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开展调研论证,推动与国家重点院校合作开发的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评估与风险控制系统”软件早日完成和上线应用。检察院会同法院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庭审教育的同时,明确规定对取保候审、不起诉和判缓刑的未成年人实行由法定代理人、公安机关承办人、观护帮教人员、援助律师和被害人共同参加的训诫教育,针对性地运用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严肃教育,并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今年以来,已对13名不捕、不诉未成年人开展训诫教育。长宁区检察院着力推进涉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记录封存工作,今年,已将3名涉罪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记录纳入封存程序。
立体预防严防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作为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是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毒瘤,极大地损害着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发展、腐蚀着政治清明。
未雨绸缪重于亡羊补牢。长宁区检察院的一张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社会化的 “防护网”,正越织越大、越织越密。长宁区检察院在查办案件的同时,主动延伸服务平台,不断巩固反腐倡廉实效。该院深入开展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工作。检察官将上年度查处职务犯罪的整体情况、查案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趋势以及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以《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的形式,报送区委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决策参考,获区委领导批示肯定。
同时,检察院加强检纪协作配合形成反腐倡廉合力。与区纪委联合拍摄和播映一部廉政教育警示片、举办一次警示教育图片展、组织一次违法违纪案情通报的 “三个一”活动,并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纳入区党校各级各类培训班的必修课程,加强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警示教育。经与区纪委、建交委协商,在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全面开展创 “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活动。
在国有企业开展职务犯罪的预防,是服务经济的重要内容。为此,长宁区检察院探索建立国有企业职务犯罪 “立体预防”工作机制。经与区纪委、建交委协商,在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全面开展创 “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活动。在东航集团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中,依托地缘优势和自身资源,针对客货营销、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5项专题调研,并形成 《东航构建职务犯罪立体预防机制试点工作方案 (暂行)》,明年将推广至集团全系统。
·上海:市政法委领导到长宁视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上海长宁:社会管理创新要从群众需求出发
·上海长宁区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形成大调解“长宁模式”
·长宁首创电子走访日志系统 实现社区管理精细化
·长宁区实现"实有人口电子走访日志"全覆盖
·社会要和谐,管理要创新——专访中共上海长宁区委书记卞百平
·社会要和谐,管理要创新——专访中共上海长宁区委书记卞百平
·上海市长宁区:联动机制“给力”群众工作
·“管理就是做好群众工作” 上海长宁区社会管理创新以服务百姓为先
·长宁区50余条热线整合为一,试运行期间群众满意率近90%
·上海市长宁区推进基层民主 不断完善居民区治理
·长宁区全国试点 社会管理靠整合走向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