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以来,按照公安部党委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的部署要求,全国治安系统全面组织开展了“守护平安·干净社区”主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各地治安系统通过“面对面”向群众报告工作、“键对键”互动交流、“手拉手”警民联谊、“心连心”帮扶帮教等,走访群众,保障民生。半年多来,共走访社区50.1万次,为返乡群众换发身份证393.9万张,化解矛盾纠纷72.4万起,征求意见建议48.7万条,已整改34.7万条。
全国治安系统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搭建社区平台,凝聚部门、警种、群众多方合力,把深挖和打击隐匿在社区的突出治安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半年来,排查整治治安乱点5万余处,查破治安刑事案件89万起,摧毁犯罪团伙787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9万人,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整改了一批管理上的隐患漏洞和薄弱环节,摸排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进一步促进了警民和谐。
在今年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中,全国治安系统有197个派出所、427名派出所民警受到表彰。北京网友“老陈都”在群众评选中留言说:“派出所是社区的保护神,派出所民警是社区的大管家,给他们这些荣誉名副其实!”
用我们的真诚日夜守望万家灯火
——记全国治安系统“守护平安·干净社区”大型主题活动
福建省建宁县的黄舟坊社区的一个废弃仓库里住着一对以收破烂为生的老年夫妇,老人家还有个小孙女在城里读书,生活十分困难。每到过节前,“钱”就变成了一件棘手的东西!
今年春节,正当两位老人愁着没钱过节时,意外地接了一笔“大生意”,解了燃眉之急。原来是黄舟坊社区民警朱盛龙不知从何处了解到两位老人的难处,有心救助,却又担心倔强的老人不愿接受钱财的馈赠,便灵机一动,从派出所里搜集了200多斤的废旧报纸,不辞辛苦送到老人的住处。
“那时候连买猪肉的钱都没有了,送给我们那些报纸真是雪中送炭,帮助我们度过了这个年关,小朱总是来得这么及时。”老人感动地说。
今年1月4日,全国公安机关治安系统“守护平安·干净社区”大型主题活动启动,这是全国公安机关“三访三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8个多月来,全国基层民警上下一盘棋,把老百姓的所急所需所求放在心里,实实在在解决了一批“四黑四害”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实实在在整改了一批管理的隐患漏洞和薄弱环节,摸排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进一步促进了警民和谐,努力创建了一批安全防范严密、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社区”和“干净社区”。
得民心、保平安:群众满意风向标,警民合力搭平台
5月8日上午8时,磅礴大雨夹杂着轰轰的雷声。浙江省松阳县靖居包村老人活动中心却传出了一阵阵暖人心弦的欢声笑语。
松阳县公安局象溪派出所民警为22位老人现场采集图像,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这些老人是周边村庄的留守老人,这样的“老朋友聚会”让他们消除了平日的寂寞,洋溢着快乐,派出所民警为他们上门服务的举措更让他们心里感到温暖。
有人打趣说,他们的岁数加起来都有1000多岁了,可别把假牙笑掉了!快乐是会传染的,其实民警们心里何尝不感受着“没牙佬儿”们的快乐呢。
“老朋友聚会”结束后,内勤民警小叶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想想我们到了这个年纪,可能已经耳不聪、眼不明,我们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时,我们的人身价值是否实现?作为公安民警,勿看事小而不为,老百姓的难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回首都不会遗憾。看今天我们为老百姓办个身份证,纯朴的他们多么感激,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的微笑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坚持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真情服务群众保障民生,赢得更多民心,是“守护平安·干净社区”活动的宗旨,更是全国每位民警的不懈追求。
在“守护平安·干净社区”活动期间,各地治安系统以“三个必访”和“网络+传统”的方式深入落实了“三访三评”要求,广泛开展了“面对面”向群众报告工作、“网对网”互动交流、“手拉手”警民联谊、“心连心”帮扶助教、“平安服务、便民服务、防范宣传”送上门五大活动。
社区建设靠大家,一个良好的社区平台并不可能只由民警们独立搭建,而需要部门间、警种间、警民间共建社区工作平台,这作为主题活动的创新性措施重点部署推进了起来——
扎根社区的“80后”民警刘超来自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宿豫分局新庄派出所。他对自己的工作提出一个大胆的创新思路:自己要是穿警服和老爷爷、老太太、留守儿童合影。当他们寂寞没有人陪伴的时候,可以把照片拿出来看看,能打发寂寞,并且他们和穿警服的警察的合影照片放在家中可以震慑犯罪,最主要的是可以拉近自己和群众间的距离。
他利用手中的相机挨村挨组、挨家挨户去拍摄,如今,刘超的电脑里存放了数百张与群众的合影,照片中所有群众他都能准确地说出名字和家庭状况。
与群众勤沟通,努力打开群众满意的情感之门,是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重庆路派出所新华警务责任区民警丛露不懈的追求。丛露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她加强与社区群众的感情交流,强化互动效应,增强辖区群众对社区警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每月23日是警营开放日,丛露都要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媒体记者和中小学生等到社区警务室参观,通报当前社区治安状况,赢得了社会各界对社区警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她以社区活动中心、商业广场为主阵地,在重大节日组织辖区文艺团体、居民代表和业余文艺团体开展警民联欢会,邀请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参加,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密切彼此关系,增进了社区民警与群众之间的情感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营造社区大家庭的浓厚氛围。
丛露积极发挥网络“情感连线”的主窗口作用,把开展“网上评警”作为与社区群众沟通情感的主渠道,通过开通网络微博和手机QQ即时通讯,搭建警民沟通新桥梁,实现与辖区网民面对面、点对点沟通交流,对群众的烦心事、忧愁事及时回复解答,同辖区群众积极进行互动交流。
2011年初,她通过一个多月的教育疏导和感化,使一名欲自杀的网友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这名网友在网上真诚地对她说:“是你使我重新振作了精神,扬起前进的风帆,我要向坚强无畏的女警察学习。”
“职责就是守护社区、活动必须立足社区”,这不是简单的一句空话,百姓生活在社区,而百姓最关心的小事就成为了民警关注的大事。群众关心的往往是被盗的自行车有没有找回、户口有没有顺利登记上、居住的环境是否安全、邻里关系是否和睦等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正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和群众对公安工作是否满意的主要评判标准,也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
“社区民警的警务工作就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入解决群众的小困难、调解小矛盾、侦破小案件、治理小隐患、做实小服务。”江苏省金坛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王国元这样认为。
扫毒害、净社区:回应百姓期待,夯实基层基础
山东省阳信县公安局信城派出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由所长带队,全警行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上门讨“批评”。
3月8日,副所长沈洪国在某小区的居民户和商铺走访时,不少居民和商铺业主反映,近期各类涉财案件呈多发趋势,住户和商铺时有发生电动车和财物被盗案件,再加上小区是半开放式的,治安问题成了压在群众心头的一块石头,挥之不去,令人担忧。
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派出所采取措施,将小区居民和商铺实行五户联保,做到相互望见,相互照看;向群众详细介绍小区基本情况、防范建议和应对措施,公布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小区群众遇到困难直接跟社区民警联系反映。派出所还根据小区的治安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重点地段重点布置、错时巡防严控发案”的措施,对重点时段和路段加强巡逻,如遇居民有急事需要报警,可以直接联系在路上巡逻的民警,方便群众,震慑违法犯罪。
派出所民警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居民小组碰头会和案件分析会等形式,进行认真梳理,及时制定对策。针对县城密集场所、个别群众防范意识不强和盗窃案件时有发生情况,在搞好宣传的基础上,坚持露头就打,民警采取便衣蹲守的方式,及时抓获现行,打击违法犯罪。
“老百姓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老百姓反映什么治安问题最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是“守护平安·干净社区”活动的原则,深挖和打击出现在社区的突出治安问题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广大民警以社区“安全不安全、干净不干净”、辖区治安稳定不稳定、基层基础工作扎实不扎实为标准,摸排治安乱点、突出问题和社会矛盾,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
近年来,辖区盗窃通信电缆案件有所抬头,群众反映强烈。湖南省湘潭县公安局射埠派出所驻村民警张伯升坐不住了,认为自己的工作没干好。他和办案民警沟通,根据办案民警提供的信息,对自己所掌控的工作对象逐一进行梳理,对辖区的有关人员、外来人员、低龄违法青少年进行滚动排查,确定了一名可疑人员。
3月3日,根据张伯升提供的线索,办案民警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胡某,并在其家中搜查到一批作案工具,一举破获入室盗窃、通信电缆被盗案件20余起。
“要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没有任何捷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张伯升用这样的工作思路,做实了基础工作。
6年来,张伯升走遍了辖区的每一条乡间小道,熟悉了辖区的每一名群众。翻开他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满了走访居民的相关情况和收集的各种信息。他把辖区居民的资料、租赁房屋的情况全都分类整理成册,随身携带、及时更新。辖区谁家有精神病患者,谁家的儿女在外打工,谁家有老人需要照顾,他掰着指头数得很清楚。
“守护平安·干净社区”活动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公安派出所治安管控能力有机结合,不仅推动了派出所加强基础源头管理和安全防范,也积极推动了主题活动与基础工作互促进、同提升。“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是衡量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引导了各地公安机关在管理防范等基础工作上夯实了公安工作的根基。
“派出所要注重通过群众的视角找准工作中的问题,将群众的期盼和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真正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从而完善基层基础工作。”山东省阳信县公安局信城派出所民警张新军说。
动真心、有大爱:社会广泛关注,树立良好形象
这是一场与群众零距离的对话,是广大民警与普通百姓间推心置腹的交流,活动在不经意间走出了感情,访动了民心。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开始将手中的话筒、摄像机指向了公安民警,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关注身边那些铁面无私却热心肠的公安民警,为民服务、恪尽职守的正面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群众面前。
6月11日4时42分,福建省永春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达埔镇金星村7组“溪边颜”角落发生山洪,泥水淹进村民家中,部分群众受困。指挥中心立即指派达埔派出所迅速出警救援。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天值班的达埔派出所民警林振辉带领协警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林振辉带领协警人员挨家挨户转移受困群众,将8名行动不便的老人背到安全地带。此次救援安全转移受困群众17户,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自6月份进入汛期以来,河南省新蔡县公安局余店派出所、蛟亭湖派出所辖区河道水位大幅度上涨,连接两所辖区的大桥尚未修建完工,供群众通行的辅桥被大水淹没,群众在搭渡船过河时容易发生落水事故。这两个派出所的民警及时为渡河群众准备了救生衣,并组织游泳技术好的民警和联防队员护送群众平安渡河,被辖区群众亲切称为“穿着警服的摆渡工”。
汪霞平,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分局武林派出所监控室专职民警。监控岗位,在公安机关的众多岗位中并不起眼,每天端坐在监控室里盯守着电脑屏幕,那一帧一秒的定格中每个细节都可能潜藏着至关重要的破案线索,真要看出点名堂,需要极大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老汪内向沉稳的性格特点似乎正是这个岗位的不二人选。
自2005年所里安排其负责监控工作以来,他很快进入了角色。通过多年的实战摸索、积累,他把基础工作做到扎实稳妥,总结提炼出了治安动态监控技战“跟踪法、搜索法、排嫌法、互动法、守候法”等,获得上级部门的关注。这些技战法最终成为全市派出所的教案,广泛应用于日常警务工作中。突然有一天,付出巨大心血的汪霞平却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在病床上昏迷了整整15天!7月20日,汪霞平因病重经多日抢救无效后去世……
这样的一幕幕发生在你身边,也可能发生在你看不到的远方,这些日夜守护着百姓平安、时刻维护社区干净和谐的一线民警,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但是他们在乎的却是越来越多的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最美”、“最帅”与“警察”开始相联。
在今年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中,197个派出所、427名派出所民警荣获表彰。北京网友“老陈都”说:“派出所是社区的保护神,派出所民警是社区的大管家,给他们荣誉名副其实!”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说:“‘守护平安·干净社区’主题活动无疑是成功的,百姓与民警间的距离一步步拉近,必将促使‘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坚持和推广下去,以此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完善基层基础工作,提升治安系统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作者 石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