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大人稀的山区,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建立一个“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为老百姓服务的新体系?去年底,神农架林区在宋洛乡开展了一项名为“农事代办”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大半年已经过去了,试点运行情况如何?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宋洛乡实地走访。
“过去是群众跑机关找干部办事,现在是干部下村为群众服务”。走进西坡村民生服务室,村支部、村委会委员汪奎正在整理一个透明的塑料公文袋,上面印着“农事代办服务袋”几个红字。袋子正面装有一个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姓名、代办事项、村组、年月日,简单明了。
“在我们村,乡亲们需要村里办理的事情,我们马上办。需要找乡上和林区办理的事,找到我们,我们就帮忙填好卡片,整理好相关资料,一事一袋,每个星期集中送到乡为民服务大厅办理。”
“有乡亲来找你们吗?”“有啊,我们已经代办了17项,自办了9项。比较多的就是山林土地变更、准生证等等。我遇到最难办的事情要属西坡村一组的一家的山林土地变更,房屋山林几经转手,涉及人员太多,我一边查看资料一边电话咨询,用了2个星期才办理好。”汪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乡亲们请你们代办事情,需要交费吗?”“一分钱也不收。他们骑自己的摩托车,油钱也是自己出,这样帮我们办事,我们心里还怪过意不去的。”正在为孩子办理准生证的村民小刘接过话茬。“乡上的‘农事代办’便民服务车已经买回来了,每周在各村巡回接纳代办件,在村级民生服务室也会加派人手分工协作,让大家想办的事尽快办。”宋洛乡党委书记高开峰介绍。
“代办这个事推行这段时间,有难处吗?”在后山坪村便民服务室,记者问后山坪村“农事代办”员夏宏志。“老百姓来办理事情的时候不知道要带哪些资料,来回跑,耽误时间。还有就是忙得时候特别忙,人手不够,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希望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补助,增加一些人手。”
“农事代办中发现的问题,林区党委政府正手解决。”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汤曙光说,林区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按每个乡镇2万元、每个村1万元的标准落实到位。在今年8月底前,林区各乡镇建立为民服务大厅,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民生工作室;10月底以前,“以行政服务中心为核心、乡镇为民服务大厅为重点、村级(社区)民生工作室为基础”的网络健全、运作规范、服务完善、便民高效、考评科学、监管有力的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记者 李彦睿 通讯员 覃奋
·湖北宜昌探讨全方位社会管理服务网络(组图)
·湖北综治委主任会强调集中力量解决社会管理突出问题
·湖北34340个调委会建调解网络去年化纠纷26万余件
·湖北部署综治工作 七个方面工作做好维稳
·湖北综治委部署综治工作7个方面工作做好维护稳定
·湖北政法系统领导履新赴新郑考察一路学习一路收获
·湖北政法系统领导履新赴新郑考察一路学习一路收获
·湖北交警创新举报方式服务群众 微博举报超员客车“百发百中”
·湖北边防“七个一”推进主题教育
·湖北宜昌:“网格”把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延伸到社区
·湖北全省范围开展“破案会战”重打“六大重点”
·湖北将治安保险纳入综治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