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明泉
一个人最深刻的记忆是口感记忆。如果一个人的饮食结构被改变了,他的味觉记忆也就随之发生变异。当一个小孩长期在麦当劳、肯德基的饮食习惯中生活、吃不惯中国菜的时候,还能指望他对中国文化有深深的眷恋吗?美国大片在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中传播他们拯救人类、民主楷模的国家形象,似乎只有美国才是世界文明的唯一标准。看韩国,其文化表现让人瞠目结舌,端午申遗、地动仪印上钞票;再说日本,其动漫浸染中国三十余年,不少在机器猫面前成长的一代已怀有深深的动漫情结……西方文化正在以各种娱乐性、学术性、教化性的方式在我国全面“渗透”,我们已身处异域文化包围圈之中,我国文化疆土已受到严峻的威胁与挑战。
文化疆土是民族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彰显、民族气质独具的弥漫在笼罩在国土之内之上的文化空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血脉、灵魂、根本和标识。文化疆土不是静态的,它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器物层面的文化物品,或引进舶来或远销他国,并不影响和动摇民族文化的根基,反而能丰富全人类各族人民的生活;科技层面的文化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人自身的结晶,应当成为人类共享的成果,科技交流愈深入愈能促使人类整体进步。这些没有特别意识形态内涵的文化创造,应充分开放合作,促进各国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能闭关锁国,搞民粹主义。只要在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不做损害破坏其他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事,都是可以广泛深入交流的。
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根脉和支撑,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象征和民族身份确证,属于国家的核心利益,绝不容许侵犯和颠覆。如果我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受到侵蚀、损害,那就是不能容许的。我们正处在各种文化杂陈、眼花缭乱的社会氛围中,要提防一些不良的文化观念乘虚而入,削弱青少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的思想意志。对此,我们要予以高度警惕,同时加强自主文化创造,去赢得并充实人们的文化生活空间。
守护文化疆土,就是守护民族心灵的家园。
(作者:省社科院副院长)
·郑州日报:文化创意产业亟须创新管理和服务
·文化的力量: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侧记
·以“文”化人提升队伍素养
·法院文化的“积淀、细节、精进”
·推进法院文化 构建文化法院
·郑州日报:“法治文化”与“文化法制”不是一回事
·郑州日报:“法治文化”与“文化法制”不是一回事
·网络——法治文化的宣传平台
·四川北川法院打造羌族文化特色调解模式
·黑龙江日报:发挥国税职能 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广西日报:建设“边关文化名城”
·江西日报:不可忽视文化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