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渡口区检察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爱心、细心、耐心,帮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子女等走出心理阴霾,回归社会大家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莎姐”。经组织、办案、帮教、预防,去年,该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同比下降52%。
大渡口区委书记盛娅农: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莎姐”青少年维权岗,是一种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机制。它从一件普通案例中诞生,逐渐成为从针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矫正,向对青少年开展广泛法制教育和心理预防及危机干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全市三级检察机关全面推广和中央综治委的肯定。
“莎姐”带动了一批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及法律工作者,对城乡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已成为大渡口区志愿服务的一个鲜明符号。这是该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本职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城乡文明共建的有益探索。
通过几年努力,“莎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受到学校、家长和未成年人的热烈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今年,全市三级检察院将全面设立“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区委、区政府也把“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纳入全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工作予以打造。
大渡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郭诏彬:全区未成年犯罪率逐年下降
“莎姐”是近年来,大渡口区着力打造的一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好社会反响。
大渡口区检察院志愿服务群体将法律的“铁面无私”与检察官们的“铁血柔情”完美结合,让尽可能多的未成年人成长不误入歧途,让迷失的青少年迷途知返,不被社会遗弃,让他们内心充满阳光,不让自暴自弃。
“莎姐谈心室”、“莎姐信箱”、“莎姐热线”、“莎姐故事”、“莎姐四进”等,针对性地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矫治、心理预防和危机干预。通过几年努力,全区未成年犯罪率逐年下降。
大渡口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荣辰:给予五大人群援助
“莎姐”是大渡口区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检察官群体和热心青少年工作的社会人士的统称。
经过实践探索,“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已形成集组织、办案、帮教和预防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成功创建了“7+5”帮教工作模式,对涉案未成年人、微罪不诉的未成年人、受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子女和中小学生五大人群进行法律援助和精神关爱。
如果说人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在“莎姐”关爱下的这些未成年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这些年,“莎姐”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就是用真善美,给社会注入了一种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未成年人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广阔天空。(记者 杨涛)
·重庆大渡口:开放式组织生活让党员群众齐参与
·重庆大渡口区:创新服务打造公益民生
·大渡口区委法建办举行大型维稳法制宣传活动
·平安滋润幸福来 重庆大渡口区社会管理创新解码
·大渡口:创新综治工作 为转型发展创造稳定环境
·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大渡口区转型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大渡口区转型发展
·大渡口区法院以“合”求“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大渡口:规范管理 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大渡口:残联“三个构建”打造社会管理新模式
·重庆大渡口区:党员义工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