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生
“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是中共福州市委对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大胆尝试,在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组织建设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强化社区党组织一个领导核心;建设社区工作者、党员和志愿者三支队伍;建立城市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民主管理、基本保障、服务群众、党建责任机制五项机制;实现美在社区、爱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的目标。“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其核心在“1”,重点在“3”,关键在“5”。它从制度设计层面上,突出解决社区党组织“为谁办事”、“有人办事”、“如何办成事”的基本问题,实现党和人民利益至上,充分调动公民参与,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共赢。
当前,政府的管理、公权力的控制向后退,公民社会的自我管理向前进,是无法阻止的历史大趋势。“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能够为这样一种进退关系找到平稳点。社区党组织作为国家和社会的连接点,应该在培育公共社会成长上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大有作为。“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有效运行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开创了以社区党建工作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的新途径。
作为社区基层党组织,一方面,可以做社区中的政治引导者;另一方面也可扮演社会协调者、利益代表者、公众服务者、民意倾听者、纠纷仲裁者、权利的监督者、情感的寄托者等角色。“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找准了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细化与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基本功能。
“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抓住了破解基层党组织建设难题的切入点,提高了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让社区居民过得更和谐、更幸福、更有尊严。
(作者: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教授)
·内蒙古日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是基层党建的中心任务
·北京法院表彰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以示范点创建活动推进基层党建晋位升级
·宁波江东:基层党建中走出社会管理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