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天津日报:创新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开放创新

2012-08-13 17:06: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李春成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在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必须打开全球视野,抓住国际科技资源加快流动和重组的重要机遇,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天津作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开放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将开放创新纳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扩大科技开放范围,提升开放创新水平,使我市在科技发展国际化、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中走在全国前列。

    一、深刻认识开放创新的重要意义

    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全球知识生产总量呈现出指数式加速增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关起门来搞创新是行不通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利用好我市对外开放的条件和政策优势,在开放创新上有更大的作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科技体制改革与对内对外开放始终是相伴相生、互促互动的两大科技创新动力。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改善了生产关系不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解放了科技生产力,使制度变革成为创新的根本源泉。而一个地区扩大科技开放意味着外部创新要素的大量进入,一方面壮大了本地区创新资源和创新实力,另一方面,带来了更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也促进了原有体制机制的革新。

    多年来,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创新,市科委将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聚集国内外资源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开放创新对天津科技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引智,引进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了近百家外资研发机构,新增20多家国家级大院大所落户,还与美国亚历山大公司共建了3万平方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与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研究院等共同建成中意中医药联合研究实验室,显著增强了科技整体实力和创新活力。

    实践表明,要实现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天津城市功能定位,就必须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并作为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幅度、快速提高科技综合实力,有效缓解了科技自身资源不足的矛盾。必须继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广泛吸纳利用国内特别是海外的科技资源,发挥后发优势,走出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只有通过开放和合作,才能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才能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与技术成果。

    二、全方位多途径推进开放创新

    国内外可以利用的研发机构资源、国际科技专业组织与机构、可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资源、丰富的专利资源及科技人才资源等,十分丰富。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部已收集全世界170多个国家,4000多万件专利文献,每年还以150万件的速度递增。这些资源,都可以全方位、多途径、多方式加以利用。

    一是引进聚集科技企业与研发机构。重点选择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以色列、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围绕八大优势产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引进优秀科技企业、科研机构落户天津。通过制定、完善鼓励外资研发机构聚集的政策措施,重点推动世界500强、1000强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在津设立研发中心,或与天津本地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与研发中心。

    二是引进聚集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采用全球招聘的方式搜罗全球顶尖人才,引进科技帅才、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及人才团队,积极鼓励海外华人和留学人才以多种方式来津创新创业。

    三是引进聚集海内外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加强与国际技术转移组织合作,与欧盟创新驿站开展对接。加强国际发明专利信息收集与整理,支持开发到期专利药品等,鼓励科技型企业承接国际技术转移成果。

    四是开展多层次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政府间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友好城市之间、各类园区开发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开展对口交流与合作。

    五是大力引进国际标准组织、国际学术组织、产业组织和公益组织来津建立分支机构,发挥其桥梁作用,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六是积极推动科技走出去。发挥天津科技优势,推动天津市有实力的领军型科技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有效地共享和利用全球的科技成果、市场、资金和人才资源。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路线图,重点培养精通国际法律、熟知国际规则、掌握国际管理的国际化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建立完善开放创新的体制机制

    加强开放创新,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招法,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发展要素为我所用创造更好的制度条件。

    一是发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建立完善开放创新的政策体系。建议将已在本市投资的三资企业内设研发机构、独立外资研发中心等,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分层次、有重点地向外资研发机构开放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计划项目。制定出台并落实好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国际科技组织的扶持政策。

    二是围绕引进来和走出去,构建开放创新工作推动平台。依托市级以上高新区、孵化转化一体化载体等,建立国际技术成果产业化平台,推动招商引智;构建协同创新和研发转化平台,聚集世界高端科技资源;构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在全球引进聚集人才;构建全球资源共享平台,支持天津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走出去。

    三是重点建设一批开放创新的聚集区或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天津未来科技城,引进聚集国内外研发与设计机构。加快建设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聚集可转化产业化的成果资源。推动一批专业化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和国际合作基地的建设,利用海外高端科技资源,发挥放大和示范效应。办好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多边或双边科技合作交易会等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活动。

    四是建立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创新机制。建设“京津科技新干线”,探索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新路径、新模式。建立多层面合作互动机制,探索促进区域间科技要素流动、进行区域间合作开发的利益分享等方面的新机制。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青海民主党派及党外人士代表调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必须管束权力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法制日报:持续全面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广东启动社会创新研究联盟 解惑社会管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