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华区群众以签名承诺的方式,表达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支持。朱娜摄
今年,石家庄全方位优化投资环境,逐步加大软、硬环境的建设力度,裕华区作为市内五区文明指数最高的社区,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出了《文明城市全民创建,幸福生活你我共享》这封致广大市民朋友的公开信,号召群众成为创建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最终成为受益者。
“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不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很少,但石家庄算一个,我们裕华区作为主城区,是展示省会形象的窗口,在创建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裕华区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葛继中介绍说。
领导负责重在群众
石家庄市裕华区面积6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4万人,8个街道(镇)、23个村、58个居委会,依托坚实的群众基础,把文明城市创建的美好愿望化作实际的行动,进行了一场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打造文明城区的全区总动员。
裕华区政府投入110万元,用于创建经费,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对发现的问题挂账督办。坚持“一岗双责”,区里28名领导直接包社区、包路段,街道干部包楼宇、包重点户,督导对标达标。区委还将“两项测评”结果纳入对科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加大了权重,建立了责任追究和跟踪问效制度,形成了“区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
“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损坏花草树木,不破坏公共设施;管住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管住自己的腿,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跨越交通隔离栏……”裕华区利用村报、社区报、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阵地,提出“创建文明城市,没有局外人”,号召市民争做文明行动的践行者、争做文明城市的志愿者、争做文明礼仪的传播者。
志愿服务重在细节
裕东一社区姚效琴从退休后十几年如一日义务打扫社区卫生,资助贫困山区儿童,因为家住在一楼,被居民亲切地称为“一楼嫂子”,并在她的带动下,现在裕东一社区成立了嫂子服务队,义务在社区为居民服务。
“空巢老人多、困难家庭多、流动人口多”,东苑街道属于老旧的“大杂院”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社区整体环境较差,物业管理空白,但通过发展志愿者队伍让小区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
“帮帮团”、“爱心互助会”、“爱心储蓄卡”……早在2010年,尖岭小区社区、国际城社区建起了河北省首批志愿者服务站,这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机构,让社区学雷锋实现了常态化。按照“壮大队伍,细分功能,延伸链条,打造品牌”的要求,裕华区建成社区志愿服务站40家,注册志愿者总数达4万人,服务的内容也由打扫卫生、清理小广告拓展为政策宣讲、青少年教育、心理减压等。志愿者提供的就业再就业、医疗卫生、法律维权等“一揽子服务”,使居民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石家庄联盟街道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 实现自我管理
·石家庄:青少年“法制安全大讲堂”走进社区
·石家庄铁路公安处开展爱路护路大型宣传活动
·石家庄正定县选育农村好青年 开掘农村发展稳定的"源头活水"
·石家庄铁路法院移交地方管理
·石家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启动
·石家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启动
·建设“幸福石家庄”政法机关怎么办
·石家庄:社会管理创新转入全面推进阶段
·石家庄新乐市法院创新四举措 积极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石家庄:创新社会管理 力推“两法衔接”
·石家庄正定县公安局: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