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播报

天津建三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2012-07-25 08:53: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180万建设大军实现“居者有其屋”

    对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实有人口实施服务管理,天津市构建起全员覆盖、全域覆盖的服务管理和信息平台,形成均等化待遇、均等化服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20个区县人口服务管理分中心,259个街乡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和209个社区村服务管理分站,2400人的专业服务管理队伍,天津实现了市、区县、街乡镇和社区村人口动态信息的互联互通,构筑起三级服务管理、三级信息化平台、三级维权工作机制。

    在实践中,天津探索形成了6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小城镇建设、示范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社区建设,使本地农民吸附在当地;在开发区、保税区,凡是建立工业园区的全部建立外来职工公寓,办理暂住证,提供居住、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优质服务;面对高端、高新、高质企业和大项目迅速发展的态势,建立起高级技术人才落户长效机制,仅大推力火箭和空客A320两个项目就直接落户4000余人,目前全市已吸纳近20万人;对来津投资置业、兴办企业人员,采用“蓝印户口”、投资纳税办理户口等形式落户23.8万人;对从事建筑、加工、制造等行业的180万建设大军,建立“蓝、白领公寓”、“建设者之家”,提供食宿、文娱、保安等全程配套服务;对长期从事家政、保安、个体经营、餐饮服务等职业的80万人,综合运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等多种服务管理手段,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有力促进了外来人口就业稳定、收入稳定、住所稳定、思想稳定。

    充分整合公安、人力社保、卫生、教育、计生、司法等部门资源,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天津建立了平等就业、劳动保障、教育就学、医疗卫生、权益保障、计划生育等制度体系,实行“一站式”服务、“一证通”制度、“一网通”管理,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让外来人口享受到均等化服务、均等化待遇。目前,100%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享有同城待遇服务,14.7万外来人口子女全部享受义务教育,193万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1.3万困难流动人口得到及时救助。(记者 王斗斗)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