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加强社区治理 助推社会建设

2012-07-21 15:34: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日报 

    着力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近年来,深圳市在社会建设中坚持重心下移,高度重视加强社区治理,搭建社区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构建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社区服务为核心、社区管理为保障、社区自治为方向的社区治理综合体系,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智慧型、立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

    搭建社区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体系,打造包括“三库、两系统、一网站”的社区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三库”,就是覆盖人口、法人、城域空间的三大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两系统”,就是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社区综合信息采集系统;“一网站”,就是社区家园网站。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实现了政府服务居民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的网络化,构建了“面上巡、多层控、重点防、主动侦、适时引”的网上综合防控体系,做到了社会管理和服务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问题联动解决。

    构建社区治理综合体系。这个综合体系就是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社区服务为核心、社区管理为保障、社区自治为方向的社区治理综合体系。一是社区党建。大力开展“五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组织党员干部“一对一”挂点社区,发动党员在居住的社区亮身份、树形象、起作用。目前,全市已组建社区综合党委308个、综合党总支166个,占全市637个社区的74.4%。力争今年内实现社区100%有综合党委或党总支,切实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声音,哪里的党员和群众就能感受到党的温暖。二是社区服务。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社区服务体系,创建“党群+社工”、“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2011年全市已建成101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养老、育儿、助残、亲子、婚姻家庭、社区教育、心理疏导、文体娱乐、辅导培训等服务。三是社区管理。进一步厘清街道(社区)管理和政府部门管理的关系,强化街道(社区)和驻社区单位的社会建设职责,整合党委、政府服务社区的各种管理资源,探索物业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资源共有、信息共享、责任明确、工作联动。四是社区自治。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全市居委会换届选举直选率从2002年的1.7%提高到2012年的99.87%;不断加大基层民主建设力度,实行居民议事会制度,引导居委会、业委会和老年协会、各类社团等社区自治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娱乐的作用。

    总体来看,深圳市探索出的综合性、智慧型、立体式的社区治理模式对加强社区治理、推动社会建设具有开创性意义。一是从理论上正确把握了社区治理和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社区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必须首先关注的重点,没有社区的有效治理,社会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整体发展的基础。二是从体制机制上理顺了党委、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政府只“掌舵”、不“划桨”,只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不直接干预社区内部事务。三是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社区治理新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社会治理模式,既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建设方式方法创新;又突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实现了社区治理从管控到服务的转变。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