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不牢,地动山摇。多年来,作为统领5万民警的陕西公安决策层始终抓住一条主线: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基层基础建设是否扎实有效的唯一标准。在这条主线的引领下,全省公安机关密织打防网络,锻造过硬队伍,创新服务举措,探索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跨越发展之路,让群众尽享“民心警务”带来的温馨和实惠,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和对生活环境的安全感连续10年保持上升。仅去年一年,全省公安机关有120余项工作受到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表彰,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科技强警:打防能力越来越强
“小河有水,大河不干。没有坚实的基层基础支撑,公安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也就无从谈起”。说起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省公安厅厅长王锐深有感触。
陕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过去,陕西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底子薄,欠账多,发展慢。伴随着陕西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财力的强力支持,省公安厅紧紧抓住大好机遇,按照公安部“三基”工程建设、“三项建设”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花的理念,以超常的决心和措施,谋划推动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建设。2010和2011年,他们将中央、省财政转移支付8.9亿元和9.7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基层基础建设。全省新建改建888个基层派出所和107个监管场所,彻底消除了陕西“四无”所队窘境,还累计投入4.5亿元,为基层配备警用直升机、消防坦克、航空动力伞,以及大型警务指挥车、移动卫星通信车等,填补了陕西公安历史多项空白。
在基层基础建设中,省公安厅审时度势,制定出建立立体化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853工程”路线图:3年建设完善以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社区防控网等8张防控网络为构架,构建信息化预警机制、实战化勤务机制等5项机制。全省各地公安机关累计投入专项资金9.47亿元,打造新型警务战略体制和机制,使打防管控手段实现新跨越。今年上半年,全省公安机关依托科技强警成果,利用信息化手段,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893人,破获的系列案件数占已破系列案件总数的40%以上。
规范执法:队伍整体形象越来越好
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硬件设施差异大。省公安厅在指导基层因地制宜改善面貌的同时,把提升执法质量作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用执法规范化提升队伍整体形象。他们从理念先行、训练跟进、人才培育、典型引领环节入手,开通网上教育训练平台,进行网上教育培训、法制讲座、远程教学,举办市县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调训班、基层三所三队负责人培训班、一线民警执法轮训班3000余场次。
为提高全警执法素质,省公安厅从省厅、地市、警种3个层面培养执法专业人才,并与11个市区公安局组建高、中级执法讲师团,各业务警种组建23个执法专业人才库,基层执法单位全部组建专兼职法制员队伍。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公安机关分地域培养执法示范典型,创建省级执法示范公安局20个、科所队50个,市级执法示范单位361个,延安市公安局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市级执法示范单位,成为陕西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