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实有人口

深圳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2-07-13 11:18: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深圳市委市政府近年来以“惠民生、保民安、稳民心、聚民智、借民力、修民德”的以人为本理念,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再现亮点。

    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为重、民事为先的原则,树立“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理念,努力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去年市级财政投入一般民生领域的支出超过总支出的80%,仅近三年解决来深建设者子女义务教育就投入了80个亿。并不断提高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全日制劳动者最低月工资达1500元,同时还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对实有人口的全覆盖和均等化,目前在公共交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使用等36个方面做到了“同城人、同待遇”,如,来深建设者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和医疗保险参保率、殡葬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养老、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60万、1100万;公益性文化场馆、各类公园、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60岁以上户籍和65岁以上非户籍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等。

    据深圳有关部门最新统计,目前,深圳市实有人口已达1500多万人,而户籍人口仅280万。作为全国最大的流动人口聚居城市,深圳的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倒挂”现象非常突出。为解决好深圳市流动人口服务于管理的问题,该市先后实施了“入户积分”、“全民医保”、“暂住证改居住证”等一系列措施,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又公布了《深圳市2012年改革计划》,提出的创新户籍管理体制再次成为深圳市改革的亮点。《计划》提出将根据深圳市实际情况和承载能力,分阶段实现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均等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逐步提高非户籍住房困难人群的居住水平,并继续完善积分入户制度,以居住证为重要载体,以入户积分参数为依据,建立非户籍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变的合理门槛和常态通道,提高户籍人口比重。适度降低入户门槛,畅通入户渠道,适度增辟“居住证+社保”新型入户渠道,优化学历型人才入户条件,适度放宽政策性随迁入户条件和投资纳税迁户政策要求,逐步实现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外,《计划》还提出,要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全社会薪酬福利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逐步使非户籍居民享有公平的社会福利待遇。(记者 游春亮 实习生 惠珍)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