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述评

武汉警务改革提升办案效率

2012-07-12 17:02: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这项改革之所以得到市民的拥护,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城市管理中治安不到位所引发的问题,其终极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治安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对武汉市的警务改革给予高度的赞扬,对武汉市在改革中制定的一系列创新举措给予充分肯定

    湖北省武汉市推出警务改革整体方案,50%的警察充实到基层和社区,不同种类的警察职能交叉,市民随时可以要求交通警察处理街道上的治安案件,其他种类的警察也可以按照规定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7月8日新华网)。这项改革是武汉市“治庸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未来警务改革的主攻方向。

    众所周知,我国的警察占人口比例相对不高,但是,警察中的办公室警察所占比例却在世界名列前茅。50%以上的警察属于“办公室警察”,他们不需要深入社区,当然也不会到基层处理具体的治安案件。即使在基层的派出所,也有相当比例的警察从事所谓的内勤工作,治安资源大量地滞留在办公室里,这就使得我国基层的警力严重不足,处理治安案件的效率不断下降。

    此次武汉市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取消各个城区的治安分局,撤销大量的办公室;另一方面向基层社区特别是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的居民小区派出警察,设置“值班警察”,从而使警察治安管理的触角深入到城区的各个地方,社区居民可以随时在自己的家门口解决治安纠纷。

    这项改革一方面彻底打破了警察内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我国城市管理中警察不进居民小区的惯例,从而彻底消除了城市治安管理的死角,解决了物业管理公司保安人员虽然在案发现场却没有权力办案,而警察虽然有权力办案却不在案发现场的问题。

    这项改革不仅把治安公共产品属性凸显出来,而且更主要的是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治安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负责配置。但是,现在各个城市的治安管理存在大量的盲区,绝大多数住宅小区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缺乏法定的治安管理权,因此,在处理有关治安纠纷乃至刑事犯罪案件的时候,物业管理公司往往无从下手。现在绝大多数城市虽然建立了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但由于警察只在大街上巡逻,不进入住宅小区,结果导致部分住宅小区成为犯罪分子的天堂。此次武汉市推出的警务改革就是要在治安资源不变的情况下,把大量的资源用在基层社区,从而解决我国住宅小区缺乏警察的问题。这项改革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使城市治安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让警察真正成为多面手,是今后我国警务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武汉市这项改革的价值就在于,彻底改变了以前治安管理的官僚系统,不再是以行政为主导,而是以案件为主导,建立了全市治安联动机制。只要发生治安案件,随时通过信息指挥系统,将相关信息传输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警察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接收信息,并且到现场处置治安案件。这是警务体制改革观念上的突破,也是提高警察办案效率的重要举措。

    其次,减少行政层级,还原治安的本来面目,减轻市民的负担,提高办案的效率。政府提供治安公共产品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社区、不同居民的需要,以最少的成本为市民提供最好的服务。现在许多城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保卫机关,各个社区也有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社区的安全维护工作。这就意味着城市居民纳税之后,还要付出额外的费用解决社区治安服务问题。这是一种违背现代行政伦理的现象,也是我国治安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重要表现。武汉市在治安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将精简下来的民警充实到第一线,并且建立基层警察值班室,从而使警察可以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改革,它不仅大大减轻了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治安负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安服务。可以设想,如果在每一个社区都有警察存在,那么社区的治安状况就会大为改善;如果每一个警察都能随时在社区巡逻,那么物业管理公司的负担以及聘请物业管理公司业主的负担就会大为减轻。这项改革实际上是回归治安的本来面目,是让城市的治安真正成为公共产品。

    第三,这项改革实际上是治安管理上的创新,它改变了传统被动应对的治安处置模式,在社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化解风险,从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秩序。

    我国公安基层派出所实际上是治安重心向下移动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公安机关设立基层派出所的初衷是为了加强户籍管理,充分发挥预警作用,及时处理纠纷,随时化解矛盾。但是,由于公安机关的基层派出所普遍陷入文牍主义和事务主义之中,这就使得公安基层派出所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武汉市的改革打破了我国治安管理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将治安管理的重心放在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基层派出所的行政职能,把基层派出所办成一个社区治安指挥中心,从而使基层派出所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革。

    这项改革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把治安派出所变成了一个加油站而不是一个停车场,把治安派出所变成了一个信息指挥中心而不是一个行政办公室,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了办案的效率。这项改革让我国沿用数十年的基层派出所管理体制重新焕发了青春,让城市的基层派出所成为市民服务中心。市民可以随时进入派出所要求警察处理治安纠纷,警察可以通过派出所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利用新的治安信息传输系统进行信息的整理和筛选,还可以通过上一级的信息指挥系统调配资源,集中力量处理治安案件。

    武汉市的此项改革,实际上是在提高治安管理效率上做文章,通过“革新挖潜”,将大量的治安资源投放到社区,从而使武汉市成为安全的城市。这项改革之所以得到市民的拥护,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城市管理中治安不到位所引发的问题,其终极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治安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对武汉市的警务改革给予高度的赞扬,对武汉市在改革中制定的一系列创新举措给予充分肯定。

    当然,这项改革还面临着诸多难题,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要在治安管理中体现出来。湖北省武汉市可以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治安资源的整合,但由于治安管理中积累了太多的问题,因此,这项改革能否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还需拭目以待。但不管怎么说,这项改革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可以让市民从中受益。(乔新生)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