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差评师”,听上去挺像培训师之类的行当,可事实上,这却是网友对那些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玩“碰瓷”者的一种调侃。这些人,通过蓄意给网店店主差评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让掌柜们烦恼不已。
专挑新开的网店下手
来自买家的一个差评甚至是中评,对于网店卖家来说,其网络销售的信誉都会受到损失。而职业差评师的生财之道,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刚开网店没多久的淘宝店主“豆豆”最近就遇到过职业差评师。“之前接了一单生意,没有任何咨询,直接下单付款。”豆豆随后就收到了一个差评,对方表示,只要赔偿他和他购买物品相同价格的钱,他就把差评改为好评。“因为他买的东西也不是很贵,我们当时也没有什么经验,生怕一个差评对店里生意造成大的影响,也就把钱赔给他息事宁人了。”豆豆说。
据豆豆介绍,一些职业差评师会专挑新开的淘宝店下手。“一般人来淘宝买东西都会先看这家店的信誉度和销售情况,如果该店本身销售量就不大,还存在差评,可能很多买家就不会光顾了。所以像我们这样新开的店,对于买家给的评价很重视。”豆豆说。
拍下商品——退货——给差评——以修改差评为由向卖家勒索钱财,这是大多职业差评师做事的基本路径,而勒索的钱财也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如果卖家拒绝给钱,差评师们往往会开始一轮又一轮地骚扰。一些开始态度强硬的卖家,往往也会不堪差评师24小时不间断地骚扰而妥协。
遇到差评师要奋起反击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越来越深入人心,上网购物已成为老百姓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电子商务经营活动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据杭州市工商局和消保委公布的《2011年杭州市消保委白皮书和投诉热点》,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家庭装修、快递服务、食品安全法等五方面。另外,今年的3·15消费投诉中,网购也高居榜首。
事实上,面对网购纠纷,网店卖家有时也处于弱势地位。“在法律界,职业差评师的行为已经违法是一个共识。”浙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轶群律师认为,故意制造虚假评价并向卖家索要钱财的行为是违法的,既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又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可能构成民事侵权。行为人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构成敲诈勒索罪,最高将面临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
那么,碰到恶意差评师,卖家该怎么办?
张轶群说,网络虽然是个虚拟社会,但行为仍然需要遵守法律的规定,卖家在遇到不法行为时也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得到“差评”时,要保持充分的警惕并做好防范措施,做好充分的证据保全准备,充分运用工商、诉讼途径进行维权,情况严重的应当报案,寻求刑事途径的救济。
淘宝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官网已经设置了“恶意评价”的专用投诉渠道,卖家如果遭遇到恶意评价或投诉,可通过投诉渠道申述,提交旺旺聊天截图、举证号等证据进行维权。网站在核实情况后,可撤销评价和投诉,对于情节严重的恶意评价者,将对其账户做永久冻结,触犯法律的,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维权指南
多项管理
制度出台
杭州市消保委秘书长助理姜莉莉表示,目前消保委接到的投诉中,基本上是网络买家、也就是消费者的投诉,卖家的投诉恐怕还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记者获悉,杭州市工商局去年以来积极规范网络市场秩序、保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先后推行了先行赔付、消费维权保证金、网络维权平台等45项消费维权和交易平台管理制度。同时试点推行网上“信用宝”,初步形成了电子商务平台信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接下去还将强化平台监管,对网络商品交易平台实施“平台监管责任制”,并通过办理网上工商标识来为合法经营企业贴上“网络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