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筑强主平台,充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的文化渗透作用。一是将核心价值体系置于民族大众文化土壤之中。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提高文化产品品位与提高群众文化鉴赏水平的统一,充分发挥大众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基层文化实践之中。要寓教于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要求融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积极吸收世界文明精华。特别注意借鉴和吸收世界有益的文化理念、先进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方式手段,以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实力。
第四,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各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示范和名人效应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必须发掘、整理、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名人、行业标兵等先进典型,用典型引路,通过典型的人格力量和行为魅力,以弘扬主旋律,带动广大民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从而增强核心价值观对民众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实践向更高水平健康发展。
第五,筑牢主根基,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知和行的统一体,要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必须同日常工作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遵循,在点滴中实现养成教育。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如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种类型的礼仪活动等,搭建弘扬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第六,凝聚主心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的体制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建设,不仅要靠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更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要体现价值的导向,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大力褒奖,使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得到“好报”;而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要给予谴责并对行为主体给予相应的惩罚,真正做到价值选择和利益回报的统一,激发人们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其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敬畏之心,真正从内心认同这些主流的价值观念,并内化为价值行为。(作者:李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