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繁变幻。因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大众化,在当前形势下显得特别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需要有形的载体去承载去落实,但现阶段,在意识理念、内容形式和技术手段上还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吸引群众参与的载体设计、平台搭建等方面还差强人意,存在着渠道狭窄、覆盖面差、影响力弱等问题,缺乏双向互动、润物无声的平台和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最终也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只有进入人民生活、为人民所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永葆生命力。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巩固主阵地,充分增强大众传媒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引导力。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强势。其次,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媒体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再次,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开创“主旋律节目好看感人,多样化节目健康向上”的新局面,引导全社会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实践活动,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地率”。
第二,坚守主渠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作用。首先,坚守干部教育渠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荣辱观,模范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坚守学校教育渠道,针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造相应的主流价值观实践载体,循序渐进地推动青少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的实践。第三,坚守公民教育渠道,党政共抓,上下联手,形成合力,有载体、全覆盖,融入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全体国民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