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戒毒“阳光工程”为何得到高层青睐

2012-06-22 12:56: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贵州省禁毒“阳光工程”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公安局及全国禁毒办领导的肯定。“阳光工程”以人为本,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解决康复人员的生存难题,以企业为平台,政府帮扶,达到康复人员、企业和社会的多赢结果,应该说是一次成功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验。

    贵州省地处“金三角”,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涉毒因素的影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因吸毒带来的刑事案件高发、毒品滥用引发艾滋病等多种疾病的传播扩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例》、《贵州省禁毒条例》,深入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以贵阳市云岩区、清镇市等地创造的以就业安置为核心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新模式,被称为“阳光工程”。

    2011年6月14日,国务委员、国家禁毒委主任、公安部长孟建柱对“阳光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认真总结,在全国推广。

    “阳光工程”,以就业安置为核心,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是一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新模式。目前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大批进入“阳光企业”的康复人员不再复吸,彻底脱离了毒品,稳定在阳光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上,自食其力,重新走上正常人的生活道路。

    “阳光工程”为什么会如此见效?复吸率高这个世界性的禁毒难题,为什么能在“阳光工程”下得到相对彻底的解决?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首先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性要点,解决主要矛盾。

    吸毒人员在得到强制性戒毒之后重回社会,政府以往会帮助他们在一些企业安置就业或应聘。因为戒毒三年内身份证号码会带有相关印记,在就业中很容易遭遇歧视。康复人员心理脆弱,自卑心本来就很重,“前脚就业后脚离开”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无事可做,康复人员回到原来的小圈子开始复吸就变得顺理成章又无可奈何。就业,是这个恶性循环中最关键的一环。

    “阳光工程“抓住了“就业”这个关键环节,让企业参与整个工作,通过政府的帮扶和补贴,让企业提供特殊的就业机会,专门安置康复人员,提供适合他们的轻劳动力工作,给予一个不歧视的轻松环境。康复人员在这里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实现自我,就可以彻底远离之前的虚幻世界。实践证明,大多数的康复人员有一份正当工作之后,重新过上了正常生活,也得到了家人的原谅和接纳。其次,“阳光工程”的工作方式以人为本,符合时代要求。

    在“阳光企业“里,政府派遣专门的禁毒专员干,负责康复人员的体检、监督以及心理辅导。采访中康复人员屡屡提到,专干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动态,经常进行家访,真的是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有的专干还促成了家庭的团聚,甚至为他们找到另一半。加上“阳光企业”特别强调不允许出现任何歧视性的字眼和话语,这种环境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以及来自社会的温暖,康复就有了来自自身的动力。的确,以人为本的管理,才是最有原始动力的方式。

    “阳光工程”追求多赢结果,也是让次创举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式。

    政府出台系列措施,号召、联系和帮扶企业创建“阳光工厂”,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提供资金和人力的支持,为企业吸纳康复人员创造了最初的条件。企业有政府支持,大胆开展工作,联系新的业务,开设新的车间,尽最大可能招聘康复人员,并提供有利于康复的各种场地,创造新的岗位;康复人员得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工作机会,不再受到社会上的歧视,还可以自食其力,于是彻底与原来的生活说再见。这是一个多赢的结局。这个良性循环的开端,就是政府拿出诚意走出了第一步:“阳光工程”。

    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加上务实的实施,带来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贵州省已建成“阳光企业”50个,安置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909人,安置规模达2115人。预计至2012年底,全省88个县(市区)要建成100个“阳光企业”,将全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全部纳入就业安置体系,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普遍超过80%的复吸率,在贵州“阳光企业”中,已经控制在2%。

    “阳光工程”从2011年6月以来一年里,省政府投入了1283万,地市投入9000万,合计1.0807亿。省财政预算已经做到了2014年,总共需要投入2025万。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心。但是省政府认为实际戒毒工作的成本是减少了,办案、强戒、投入劳改等等的司法成本会更大。

    “阳光工程”是一次卓有成效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了社会和谐,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不安定因素、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的激发了社会活力。社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对特殊人群的有效管理,“阳光工程”做到了。(作者:马丽娅,李璐颖)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