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部门要闻> 最高法院

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根本方法

2012-06-19 12:53: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弘扬法治精神

    王胜俊强调,人民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要大力弘扬崇尚法治的精神。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和示范等作用,通过打击犯罪、保护人权,厘清责任、明辨是非,化解矛盾、定分止争,引导人民群众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权利,主动履行义务,使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井然有序。要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精神。诚实守信是社会文明的“度量衡”,也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个重要原则。人民法院要依法审理各类买卖、借贷、担保等纠纷,保护诚实守信,制裁违约欺诈,加大反虚假诉讼和反规避执行力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促进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公众的法律观念、法治意识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人民法院要注重通过调解、裁判等诉讼活动,大力弘扬明礼、尚德、仁爱、孝悌、和谐等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每办理一起案件,不仅使当事人的权利得到救济、矛盾得到化解、关系得到修复,还要努力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知荣辱、明善恶、重品行,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加强执法办案的同时,着眼于促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着眼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解决人民法院工作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化审判理论研究,积极开展与其他政法机关、法律院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公正、民主、人权等精神内涵,努力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提升司法公信

    王胜俊强调,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与法院文化密切相关。人民法院要通过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司法实践之中,融入到干警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体现到法院各项管理之中,使之转化为广大干警的自觉追求,从而实现确保司法公正、维护人民权益、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目标。要把法院文化渗透到广大干警的言谈举止中。引导广大干警自觉培育司法良知,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司法行为,坚持廉洁自律,坚决抵制封建文化、庸俗文化和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在会见当事人、主持庭审、信访接待以及业外活动等各种场合,都要让群众感受到法官公道正派、正直善良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要把法院文化渗透到执法办案的每个环节中。引导广大干警充分认识到审判本身就是法院文化,执法办案的过程就是创造和传播法院文化的过程。在每一起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都要体现司法的公开、公平、公正,体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使当事人感受到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严格司法、不偏不倚、严谨细致的职业精神和司法作风。要把法院文化渗透到人民法院基本建设中。提升法院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建设的文化内涵,使立案信访窗口、审判法庭、人民法庭等审判、办公场所增添更多文化元素,让法官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法院文化的熏陶,让当事人在耳濡目染中增进对法院工作的认知和认同。要把法院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创新法院文化传播方式,加强法院与社会、法官与群众的互动,总结推广“法院文化进社区”等做法,探索法院文化走向社会的方法和路径,打造法院文化宣传平台,增强法院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引导人们依法表达诉求、理性对待司法,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实现法院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王胜俊指出,各级法院必须妥善解决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法院文化建设中的六个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加强法院自身文化建设的关系

    王胜俊强调,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与加强法院自身文化建设,势如“一体两翼”,共同构成法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格局。要提升法院文化建设成效,必须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对法院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好法院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完善法院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和长效机制,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司法需求,通过公正高效地审理相关案件,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