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在京举行“福康工程”启动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开业仪式。
据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主任王喜太介绍,“福康工程”是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发起和管理,将使用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由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资助西部地区福利机构残障人配置康复辅具,开展康复训练,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重要的临床应用部门——附属康复医院是专门为残障人群服务的新型科研和医疗康复机构,承担着康复辅具临床应用、民政优抚对象服务保障、老年养护研究等职能,是一所特色明显、定位明确、公益特点突出的“大专科、小综合”医院。按照规划,将来要达到1000张床位,是我国最大规模的康复专科医院。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指出,利用辅助器具,以工程技术的手段探索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新途径,特别是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研究与临床相配合来解决残障问题,这在我国是个新尝试。
在中国这样一个残疾人、老年人逾2亿的国家,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和“4+2+1”家庭结构的背景下,康复辅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部分残疾人可以通过配置辅具和康复训练重返社会,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通过辅具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对辅具产品和康复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
窦玉沛要求,中心要以“福康工程”、康复医院为两大平台,紧紧围绕民政工作“一统四分”的总体要求,努力抢占康复辅具科技制高点、康复辅具政策理论研究制高点、康复辅具标准制定制高点、康复辅具质量检测制高点和辅具康复的制高点,把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及附属康复医院真正打造成国家级养老助残基地。为推进残疾人、老年人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民政服务民生创造新的品牌。
据悉,康复辅具是指为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以及全社会人士提供的具有补偿、替代功能的康复类产品。涉及到康复矫治、功能代偿、生活自理、社会交流、文体娱乐等方方面面,共计11个主类。康复辅具是帮助身体功能障碍者,特别是身体功能性衰退者回归社会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对于某些身体功能障碍,配置辅具甚至是唯一的康复手段。
(记者 车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