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bak

四川司法行政系统服务群众“八件实事”纪实

2012-04-25 15:41: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  

    亲情帮教大走访:彰显人间大爱

    去年国庆,在四川省女子劳教所四大队,劳教学员华旻(化名)正接听亲情电话。“女儿,赶快回家吧,你爸爸快不行了,他想见你一面。”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刘景予焦急的声音。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华旻眼泪婆娑。站在一旁的主管民警见状,接过华旻的话筒,答应刘景予争取尽快让华旻回家一趟。

    随后,在省女子劳教所副所长张小燕的安排下,四大队民警着手给华旻准备请假材料,并安排专车和两名民警送华旻回家探视。第二天下午,刚从沉睡中醒来的华旻爸爸,看到女儿站在病床前,非常激动,不停地说:“我以为再也见不着你了。”当民警送给老人1000元慰问金时,老人不禁落泪,反复道谢。

    像这样的事例在四川省劳教系统开展的亲情帮教大走访活动中还有很多。

    “在邀请亲属来所亲情互动、建立家长学校、设立亲情走访员等机制的基础上,省劳教系统先后与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妇联、成都市图书馆、21所高校、12家社会知名爱心企业建立长期帮教合作机制,社会帮教得到拓展和巩固。”四川省劳教局局长林蒙昌介绍说,到2011年底,先后有20多个单位、500多名社会人士、700多名戒毒人员家属代表参与了亲情大走访。除派出专职人员当面走访外,还开通走访热线电话、信箱,在网上开通官方博客、微博,用网络、短信、飞信等方式向戒毒人员家属、社会爱心人士收集信息,聆听他们对场所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和劳教系统同步,四川监狱管理局也组织数千干警参与到“万名服刑人员亲属大走访” ”、“百子千妻万母亲情帮教”和“千名假释、保外人员大回访”中。

    据统计,全省监狱(劳教)民警先后走访服刑人员(劳教、戒毒人员)亲属2500余人次,回访服刑人员(劳教、戒毒人员)1500余人次,走访社区矫正对象32000多人次,社区矫正对象家属8500人次。累计开展各类社会帮教、帮扶活动500余场次,受帮教人数12000余人,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帮教体系,让服刑、劳教、戒毒、社区矫正人员这一特殊人群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四川司法厅长李仲彬还专门给省内各监狱的服刑人员写了一封信,用亲情鼓励他们重拾人生的信心,积极改造。截至目前,李仲彬已收到近200封来自监狱的回信,众多服刑人员在信中透出真实情感。信中质朴、深切的话语,给服刑人员带来巨大影响。绵阳监狱服刑人员王某来信感言,尽管改造的日子枯燥而单调,但来信让他在迷途中找到了方向,找到重新开始的信心,“我决定悔过自新,认真改造,将来回报社会。”

    服务外来企业: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项目启动八年之久,先后投入近5亿元,却迟迟未能开工。3月20日,一面写着“高效履职解忧难”的锦旗被送到设于四川省司法厅的四川省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感谢该中心积极协调为外来企业投资发展扫除了障碍,使得拖延多年的工程项目终于得以顺利开工。

    “我们当时真的是感觉走投无路了,才找到了投诉中心,没想到不到半年就帮助我们把项目的所有问题都协调解决好了。”送锦旗的成都锦尚置业董事长助理沈国龙此次是专门从上海飞到成都,他口中的项目是日前已经在成都一环路开工建设的一座25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商业中心。

    据介绍,该项目于2004年宣告启动,当时就被列入了四川省和成都市的重点招商项目。由于项目用地所属的原国有改制企业存在一定遗留问题,加之部分建筑的权属等涉及司法确权问题,资方在先后8年已经投入5亿元的情况下项目仍然难以开工。

    四川省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介入后,积极协调多个部门和问题各方做了大量工作,依法为企业扫平了障碍,使得这一项目终于顺利开建。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作为四川省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副主任的四川司法厅长李仲彬就署名给在川的160家外来企业写信做调查问卷,多次召集外来企业老总开座谈会了解诉求。并对外来企业公开了自己的私人邮箱,接受工作投诉。厅长公布私人邮箱,这在四川省尚属首例,截至目前,共收到“厅长信箱”来信1475封,已回复1396封。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