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将继续把涉农检察工作推向深入,努力为农村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是在近日举办的河北省沧州市检察机关涉农检察工作成就展上,沧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勤说的一番话。
以涉农检察为支点,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这是沧州市检察机关从2009年起就推出的一项工作机制。三年来,该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在治理农村管理乱点、监督涉农资金使用、构建农村社会管理网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18天侦破一起特大挪用公款窝案
河北省盐山县法院对一起特大挪用公款窝案作出判决,四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六年到三年的有期徒刑。目前,此案正在二审期间。
去年10月,沧州市检察机关开展“查办乡镇农经站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专项活动,盐山县检察院仅用18天,就侦破了该县圣佛镇农经站原站长兼会计尚秀春等四人挪用公款90万元窝案。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投入,我们在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监督的同时,严查这一领域职务犯罪,保证涉农资金真正用到农业发展和农村生产建设上,顺利发放到农民手中。”李勤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1年,沧州市检察院成立“保护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班子对涉农资金进行专项调研,开展“保护涉农资金、查处职务犯罪”专项工作。辖区各基层院结合实际,迅速展开工作。截至目前,沧州市检察机关已查办涉农资金职务犯罪案件31件47人,跟踪监督涉农资金发放31亿元。
三级信息联络站促进农村社会矛盾化解
“2009年以来,我们在辖区农村构建法律监督网络,打造涉农检察公众参与机制,把法律监督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南皮县检察院检察长赵俊杰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南皮县检察院,有一个检察长任组长的“涉农检察公众参与机制领导小组”,该院还在辖区9个乡镇设立涉农检察法律监督信息二级联络站,在各村建立涉农检察法律监督信息三级联络站。目前,他们已建立了303个村级联络站,选聘村级联络员658名、站长306名,为涉农检察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网络组织保障。
“在这样一个严密的法律监督网络之下,农村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矛盾也得以及时化解。截至目前,南皮县检察院通过上述三级网络收到法律监督信息37条,对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14条信息进行立案调查并妥善处理,协调有关部门办结9条,避免矛盾纠纷升级恶化3起。”沧州市检察院涉农检察办公室主任吕海燕向记者介绍。
“三无一少”见证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业绩
“我们这里原来是沧州有名的落后村,如今,在检察院的帮助下,村里的矛盾少了,打架的没有了,参与赌博的没有了,搞封建迷信的没有了。”在沧县王占庄村采访时,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凤杰告诉记者。
王占庄村地处沧县、南皮、孟村三县交界处,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打架斗殴与盗窃案件时有发生,又因位于大港油田区,盗油犯罪案件屡见不鲜。2009年,沧州市检察院在推行涉农检察工作新机制后,果断决定从难点入手,把王占庄村作为该院定点帮扶村。在检察院帮扶下,这个村不但积极建章立制、抓基础建设,还把加强村法治建设、弘扬农村道德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村里建起了检察园地、法治园地专栏,由检察院提供素材,定期更换内容,定期召开普法座谈会,请检察官为干部群众普及法律知识。随着村民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2009年至今,这个村民事案件发案率为零,也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
“我们村被县委评为铸德建功先进村,村支部被评为十佳党支部。如果没有沧州市检察院的帮助,这些荣誉我们根本想都不敢想”。高凤杰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