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文化部发布《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范》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举报监督体系建设的通知》,提出构建完善以12318为标志,以举报电话、网站及短信平台为基础的多渠道、立体化举报监督体系。
据悉,文化部于2005年全面开通了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2011年正式启用了12318文化市场举报网站(www.12318.gov.cn)。目前,12318举报电话和网站已成为各级文化执法部门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渠道,年均接收举报投诉约10万件,在预防和打击文化市场违法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部表示,截至2011年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执法范围显著扩大,监管对象大幅增加,监管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为切实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群众举报监督的积极性,及时发现、提前预防和有效查处文化市场违法行为,文化部在多次暗访抽查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范》。
此次发布的《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范》有三大亮点:
亮点之一:《规范》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以12318为标志,以举报电话、网站及短信平台为基础的多渠道、立体化举报监督平台。
对此,文化部要求尚未开通12318举报电话的地区,尽快协调当地通信管理部门和电信运营企业,设置12318公益服务号码,专门接听举报投诉电话;已经开通的地区,要配备具备来电显示、自动应答、传真、语音录制等功能的电话机及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等设备,并于2013年6月底之前实现自动转接至县(区)级执法部门。此外,文化部还将加强12318举报网站(www.12318.gov.cn)建设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步实现网络举报的统一接收、自动转发、实时查询和处理反馈;制定发布《文化市场举报指南》,引导广大群众依法有效举报投诉文化市场违法行为;加强12318短信平台建设,开展短信调查,增强短信互动,对突发重大事件进行应急指挥。
亮点之二:《规范》明确规定按照接收、初审、受理、核查和回复的程序,全面规范文化市场举报办理工作。
《规范》要求各地执法部门保持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工作时间内安排专人接听,非工作时间安排专人值班或者通过电话录音、自动应答、传真等方式接收举报信息。同时,细化举报办理流程,落实举报办理责任,明确专门机构以及专职人员负责文化市场举报的接收、初审、受理、核查、督办、反馈、统计分析及存档等工作,切实做到专门接收、专人负责;规范举报办理程序,各个环节的举报办理人员或者执法人员均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依法完成举报办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报必查、有报必复,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接听文化市场举报电话或者接待举报人来访时,应当热情主动、文明礼貌,使用普通话及规范用语,不得言语粗暴、态度恶劣。另外,《规范》强调要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举报人信息和举报内容,对人为造成泄密、失密或者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亮点之三:《规范》明确要求完善以培训考核、抽查督办、统计分析、表扬奖励等措施为重点内容的举报监督工作机制。
文化部要求各地执法部门,要把举报培训纳入综合执法培训规划,定期对举报办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思想政治和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不定期检查通报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和网站运行情况,并将其作为考评年度综合执法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未按照要求办理的举报进行督办,及时跟踪了解、督促检查举报办理情况;定期对举报投诉进行统计分析,每半年编写举报分析报告,分析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调整执法工作重心,确定阶段性监管任务,加大对重点地区、突出问题的督促检查力度;积极协调当地财政部门,设立专门举报奖励经费,细化举报奖励标准,对提供重大举报线索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文化部表示,将结合交叉执法、暗访抽查等活动,对各地举报办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