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教育体育局作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组长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为确保全市教育体育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营造规范有序的校园综治安全环境,教育体育局成立了由局长王志勇为组长、书记马明玉、副局长杨明为副组长,各科室、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为成员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科室齐抓共管、学校“一把手”负责,层层推进,创新带动的教育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体系,建立完善了长效机制,加强工作考核,严格责任查究。研究制订教育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指标量化和综合评价体系,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综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情况的监督考核,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
坚持把教育提高公民文化水平,教育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服务群众,化解民忧、吸纳民意,作为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顺利开展。由教育体育局团委、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依托城乡中小学建设完善3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和乡镇校处活动基地,开展教师进社区、进部队等志愿者活动,加强了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管理教育,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教管室负责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已创建了市二中“犁人堂”民俗文化教育基地、杜木桥小学“大地上的记忆”家乡镜象展厅、狼皮子梁学校移民文化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特色校园文化,进一步推进了“一校一特,一特一景”的校园文化格局。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作为全区最早开展校车接送学生工作县市,我市探索出了“行业管理、公司运营,财政付费、学生受益,学校组织、部门监督”的运行模式,这是灵武市接送学生工作的最大特点,在校车使用、资金筹措、财政支持、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经过教育、公安、交通运管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市校车接送学生工作走在了全区各县市的前列。在深入实施教育惠民政策方面,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四免一补”政策,实行免除高中学生学费政策。
开展“引才稳才”和“名校长名教师”行动,对全市农村学校教师给予生活和交通补贴,对城乡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奖励,开展教职工免费体检活动,使全市广大师生从中受益,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稳定了教师队伍。在推进民办教育方面,以“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为指针,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形成了以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公助、民办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等相结合的教育新格局。今年英才外语实验学校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帮助、扶持、引导建立发展了锦龙之家、佳乐苑幼儿园等特色民办幼儿园,加强对“启阳”等民办教育机构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规范了办学行为,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政法委 李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