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三门峡

紫气东来天鹅城:河南省三门峡市社会管理创新纪实

2012-02-29 16:12: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三门峡市湖滨区检察院检察长杨森在介绍办案情况。 丁哲 摄

    (二)

    访!访!访!

    从省城郑州到首都北京,来自三门峡的访民曾经络绎不绝。

    是政法机关不作为?还是群众无理取闹?

    记者在三门峡市湖滨区检察院采访时,检察长杨森坦言,如果没有问题,谁愿意上访呀?群众之所以上访,绝不是无理取闹。

    杨森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姓田的老人连续22年上访,成为了三门峡市的上访“钉子户”。

    这是一起长达22年的不服免予起诉的上访积案。上访人田某是三门峡市原影剧院女会计,因索要一包工头两笔款项(400元和900元)被原三门峡市检察院(湖滨区检察院前身)依法决定逮捕,后因索贿证据不足,田某被免予起诉。如今,田浩申请国家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要求调回原系统工作,并让有关司法人员和司法机关向其赔礼道歉。

    在她22年的赴省进京信访案件中,区市省三级检察机关先后改变原决定认定其无罪,但善后问题因种种原因而被搁浅。为详细了解案情,杨森调来卷宗刨根问底,发现所有证据都不能证明其有罪。

    为了还其人格尊严,杨森多次找主管领导对田某工作调动事宜进行沟通和协调,最终赢得了支持。

    2007年8月20日,田浩在湖滨区检察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22年来,我第一次由衷地写下‘很满意’三个字。”

    “如果心里没有冤屈,是不会千辛万苦地赴省上京到处上访的,决不能再让老百姓受委屈了。”这一案例让杨森和他的检察机关同事们感受颇深。

    随后湖滨区检察院率先建立的点名接访,创新信访风险管理,真诚维护群众权益。

    所谓点名接访,就是检察机关在接访大厅悬挂所有检察官的职务、照片,由上访群众点名解决问题。

    记者走在接访大厅里,门口是假山花草,室内没有高高的办公桌把检察官和群众隔离,犹如咖啡厅般的桌椅,干净的饮水机,若不是醒目位置悬挂的点名牌,让人很难把这里和上访联系在一起。

    “环境创造一种轻松感,态度则决定了群众对于你的信任或抵触。”杨森说,有些群众就因为政法机关人员的态度差,心理得不到安慰,反而激发了持续上访的念头。

    检察队伍执法能力弱、素质差、责任心懈怠成为造成案件质量低劣、信访高发的根源。

    为此,把点名接访进一步深化到队伍管理层面,推行绩效管理,引领全体检察干警共同参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了干警个人目标、部门工作目标和全院战略目标的“无限统一”。

    杨森表示,从创新点名接访机制入手,着力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创新发展等多个层面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检察管理体系,推动了湖滨检察工作的全面进步。四年来办理各类案件4656件(人),始终保持着“零信访积案、零新增上访、零申诉、零赔偿”的良好局面。

    湖滨区检察院创新社会管理、实行点名接访、化解社会矛盾的经验,被全市推广,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信访问题。

    三门峡全市不仅政法部门、信访和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级群众工作部(信访局)推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的做法,还将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接访安排在当地新闻媒体公示,保证县级每天有领导接访,市级每周有领导接访,接受群众监督。此外,把领导接访、会审疑难案件、听取联系单位工作汇报、督办未结案件、利用远程视频系统办理信访事项五项内容糅合在一起,确保领导接访制度的有效落实。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