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宜昌

社会管理创新 宜昌将大量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

2012-02-09 14:22: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荆州新闻网 

    城区社区建立1110个网格,与城市管理中枢链接,实现“点对点”实时管理。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宜昌市不断创新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社会管理新体系,将大量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

    宜昌把城区121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负责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网格员在平时的巡查中,如果掌握到信息的变化,比如有外来人员,有人员出生、去世,网格员就会将信息录入系统,而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就会同步反映出来。同时,综合信息平台还涵盖了公安、民政、社保、消防等方面的内容,部门的系统与全市的综合系统实现了对接和资源共享,这就打破了条块分割的局面,现在在综合信息平台上,哪条街有几个路灯、有多少消防栓等信息都可以直接查到。

    借助信息化平台,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去年宜昌市城区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中,只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60万选民的登记,过去则需要一个多月。公安部门通过人口信息关联比对,去年发现并抓获在逃人员87人,人社部门依法纠正143例死亡人员继续领取社会养老金的错误。通过推进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宜昌市去年矛盾化解率达到93.8%,其中社区化解率达到97.8%。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宜昌还做到了“服务全程化”, 对社区居民从出生到就学、工作、医疗、养老等提供全程服务。目前,通过职能部门窗口前移,将生育服务证等10多项服务全部延伸到社区。宜昌家政便民服务信息中心连接1500多个组织和企业,可为群众提供400多项服务。宜昌还建立了社会管理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痕迹”管理,各级各部门如果没有按照时限完成有关事项,系统将会记录下来,而且不能清除,这将作为部门考核、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

    记者手记:宜昌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概括起来说就是“一本三化”,以人为本,网格化、信息化、全程化。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参与,宜昌打破部门界限,将资源、信息整合,将政府资源最大限度的集成,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我们要学习宜昌的做法,更要学习创新的理念。荆州社会管理的基础并不比别处差,也创造了“居民说事”等很多经验,但是缺乏深化、创新、拓展。为此,我们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信息资源,再造工作流程,同时要在服务中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让社会服务尽量下层,这样才能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记者 张新)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