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力促企业诚信经营
企业诚信缺失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企业诚信缺失与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配套法律政策、标准的不完善也有一定关系,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破题,需要多方一起努力形成督促企业诚信建设的“组合拳”,步步推进食品企业诚信经营。
据了解,我国种植、养殖户有几亿之多,餐饮单位210多万家,小作坊、小餐馆、小摊点难以计数。而且在生产加工企业中,10人以下的企业占到了80%左右,在种植、养殖环节,绝大多数是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
记者在广州、东莞、中山等地采访了解到,质监部门监管人员与被监管企业的比例基本在1:70左右,为数不多的监管人员常常以“5+2”“白加黑”的加班加点模式投入工作。一位稽查人员告诉记者,小企业多而分散难于监管,如何创新监管模式,合理利用监管力量化解潜在的食品安全事件,仍旧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的能力。
创造有利于监管的政策环境是促进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措施。赖天生建议,应尽快制定小作坊管理办法,应当对食品小作坊的品种范围进行明确,对非传统工艺、工业化程度高的食品,不应当允许存在小作坊生产,如乳制品、啤酒、饮料、饮用水等。国家质检总局可在全国范围内明确小作坊品种指导目录,以利于各地统一监管。
此外,应当明确监管职责范围,防止出现监管空白。一直以来,质监部门和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在监管职责方面存在一些交叉、模糊的环节,如前店后厂、现做现卖等,监管范围的不清晰,导致漏检漏查,容易给食品安全造成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