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南通

南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民生追求

2011-11-28 11:20: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通网 

    近年来,南通各级党委政府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党委政府综合考评体系,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围绕十大体系26个重点项目,致力于抓民生之本、解民生之忧,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描绘了一幅社会安定和谐的美好画卷。

    关键词:

    专业化的大调解机制

    【镜头回放】 10月21日,家住狼山镇街道的80岁的顾某,因“反复咳嗽、咳痰五年余,加重一个月”入住南通某医院,10天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患方家属认为医院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给予赔偿,并在医院烧冥纸、拉横幅、堵大门,并准备上访。在处理过程中,患方家属委托由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调解,经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经医患纠纷调解人员多次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医方一次性赔偿患方家属83237元,一起群体性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

    笔者在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看到,这里有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抽调的1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调解工作团队,独立“第三方”的性质,增强了调处的公信力。在公示栏里,有市区各医院77名主任医师的照片,他们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医患纠纷提供技术支撑。遇到纠纷时,医患双方和鉴定专家“同坐一堂”,陈述“理由”,各抒己见,鉴定专家“现场取证”,谁是谁非一目了然,鉴定结果当场“拍板定案”,确保鉴定秩序的法定性、透明性和鉴定结论的科学性。

    【背景解读】 征地拆迁、劳资矛盾、医患纠纷、环保问题等新型社会矛盾纠纷呈上升之势。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交织性,单凭一个部门、一方力量难以应对,迫切需要对传统社会矛盾解决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为此,我市创设一综多专的大调解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等调解机制有机结合,综合化解各类矛盾,为纠纷双方打通一条化解矛盾的“绿色通道”。

    【数据链接】 像医患纠纷调处这样化解新型矛盾纠纷的专业机制,目前南通已经达到15个,涉及医患、劳资、交通、教育、房管、消费、环保、社保、农业等诸多民生领域。去年以来,全市累计调处医患纠纷558件、劳资纠纷5847件、拆迁纠纷1362件、环保纠纷4970件、交通事故纠纷66277件、消费纠纷1845件。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