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深圳

深圳宝安区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 为所有房屋编号

2011-09-21 13:42: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羊城晚报 

出租屋网格化有效管理流动人口

出租屋网格化有效管理流动人口

    基层实录

    羊城晚报记者 黄亮 通讯员 刘开卫

    有没有一种管理方法,既不用政府多掏钱,又能有效管理流动人口?答案是有,深圳市宝安区的“网格化管理”就是成功案例。

    它以静态的房管理动态的人,将全区所有房屋编上号码,根据航拍图划分网格,聘请六七千人进行网格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居民投诉之前解决。几年来,辖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井然有序。

    今年的管理运营总成本3亿元,出租屋税费收入4亿元,相当于不用政府掏钱就解决了流动人口管理问题,还盈余1亿元上缴,并解决了六七千人的就业问题。

    这种一举多赢的“网格化管理”被誉为社会管理的革命和创新。

    每房都有“身份号码”

    出租屋不合格罚屋主

    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比例为13:1,某些街道的比例竟高达59:1。如何管理庞大的流动人口?2004年宝安区探索推出“网格化管理”,其思路是以“静态”的房屋管好“动态”的人。

    首先,对全区房屋进行信息编码。根据航拍图对全区的房屋划分网格,对每一网格内的房屋逐一编码,使每一栋房都有一个“身份证”号码,目前该区已设定房屋编码27.23万个。

    其次,全区聘请六七千名出租屋管理员,一一分配要管理的网格,实行包干,“定人、定岗、定责、定酬”。六七千名管理员每天在各自的网格中转,发现问题立即上报解决。

    此外,全区所有房屋分为甲、乙、丙、丁四类。甲为放心类、乙是关注类、丙是严管类、丁是禁租类。屋主必须改善出租屋硬件条件,按时缴纳税费和管好出租屋,才有望评上甲类。不符合条件者限租停租,管理方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最大的单笔罚单高达89万元。此举引导屋主管好自己的“领地”。

    管理员成了“社会触角”

    助捕嫌疑人1100多名

    每天游走在宝安区的六七千名出租屋管理员,是社会管理的一线触角,今年上半年,宝安区的出租屋管理员配合警方抓捕的犯罪嫌疑人就多达1100余人。

    赖佩灵是该区乐群综管站的出租屋管理员,他每天都在自己的责任网格里转,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否则出事要被扣钱乃至辞退。他每次出门必须带一本册子和两张表格,分别是“工作日志”、“居住人口信息登记表”和“安全隐患信息登记表”,并要掌握出租屋的治安、消防、计生和卫生等情况。赖佩灵称,管理员每月有两次考核,每次考核处于末位者离岗培训直至淘汰,所有人的绩效直接与工资挂钩。

    既管理又服务

    屋主乐意交钱

    管理和服务是网格化管理的两大功能。六七千名管理员既是出租屋的管理者,同时也是流动人口的服务者。如,帮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不收一分钱费用;外来工子女入学需要一年以上居住证明,管理员提供便利;还有诸如安全隐患排查、职业介绍、纠纷调解等,均是服务的范围。

    管理和服务双管齐下,宝安区的居住环境日渐得到认可,吸引来越来越多素质高的租客,无形中提升了当地的房租,增加了屋主的收益。据宝安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钟日平介绍,以前收缴上来的出租房屋的税费为数不多,还“求着人家交”。管理和服务加强后,出租屋屋主有“两个意识的转变”,一是原来“只出租,不管理”的意识转变,屋主也积极参与管理出租屋;二是原来“只收租,不依法缴纳税费”的意识转变,屋主意识到缴纳税费是为了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自己在其中也受益,于是纷纷依法缴费。

    宝安区“网格化管理”运营效果获得广泛认可。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纷纷前来考察取经。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