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太原

社会管理创新助力太原市民间组织发展

2011-08-15 14:08: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太原日报 

  经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些诸如社会服务、和谐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一种“草根”力量,民间组织的通达性使它更接近政府,它的“草根”性使它更接近市场。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它成为协调政府和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种天然力量。  

  评估:建立民间组织诚信体系  

  据了解,目前太原市有民间组织1566个,其中社会团体57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991个。随着省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已成为太原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没有完善的诚信体系,民间组织的诚信度在过去一直没有一个“硬杠杠”来直观表现。  

  “社会组织服务管理”被确定为省城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项目后,太原市开展了民间组织评估试点工作。评估结果分为5个等级,由高至低依次为5A级、4A级、3A级、2A级、1A级。评估结果设置有效期,实行动态管理。今后,民间组织诚信不诚信,一看它有几个“A”就清楚了。  

  截至目前,民政部门对自愿提出评估申请的21家单位选出符合评估条件的12家,从发挥作用、社会评价等5个方面进行了审核评估。其中,太原职业经理人协会、太原汽车行业商会、市见义勇为协会被评为5A级,市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协会、市烹饪餐饮业协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会被评为4A级,市物业管理协会、市酒类行业协会、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市民营科技促进会、市食品工业协会、市地震学会被评为3A级。  

  据悉,9月前,太原市民政局将组织专家组深入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广泛调研,制定与各类民间组织特点相适应的评分标准。10月,《太原市社会组织评估办法》和《太原市社会组织评估评分标准》将正式出台。  

  备案:让社区社会组织“转正”  

  老年艺术团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居家养老服务社组织,在社区里为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社区志愿者组织,在居民中间发挥着光和热……在遍布太原市的五百多个社区中,活跃着这样一支社会组织“大军”,他们在服务社区居民和丰富社区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区社会组织,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的非营利性的社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扎根在社会最基层,最能体现社区服务的功能,是基层群众参与活动和表达意愿的最好渠道。”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处长王玲说。  

  然而,就是发挥如此重要作用的一些社区社会组织,有的因为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有的因为资金和人员缺乏,达不到民间组织登记要求,处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境地。据统计,全市共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近万个,而在民政部门登记的仅有147个。为了让社区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市民政局出台《太原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登记、备案双轨制,降低社区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新出台的《办法》通过社区居委会备案的方式,让社区社会组织拥有合法身份的梦想不再遥远。根据规定,申请备案的社区社会团体只要满足有10人以上的会员、有负责人、有章程和规范名称、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4个条件即可;申请备案的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仅需具备有负责人、有章程和规范的名称、有与其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等4个条件。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