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省楚雄市将社会管理创新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着力改善民生、构建社会矛盾纠纷预防控制化解体系、健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机制”等七大社会管理创新体系纳入“十二五”规划。楚雄市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重点,以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为目标,针对难点,破解难题,为有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楚雄市市长袁鹏介绍说,为从源头上预防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楚雄市派出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组,在火塘边、饭桌旁、劳动场地与群众交心谈心,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出台涉及征地、拆迁、安置、社会保障的6项新政策。新政策坚持让利于民,科学拟定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按时发放征地、拆迁过渡期间租房补贴,对困难家庭给予特别关怀。
通过深入细致的矛盾化解工作,九成以上被征地农民对新政策表示理解和接受,新涉及征地拆迁安置的群众没有出现大规模抵制新政策的现象。目前,鹿城东路水果批发市场拆迁改造、三角地“城中村”改造、鲁班阁农贸市场拆迁改造等项目已顺利完成,均实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延误”。
楚雄市围绕致富安稳目标,开创了水库和谐移民新路子。在青山嘴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楚雄市充分尊重群众的安置意愿,将原规划的从农安置、异地安置调整为城市楼房安置,政府组织建盖3种户型,供群众自主选择。为确保移民不回迁,楚雄市出台了20年内对移民实行每人每月250元生活补助的政策;举办电脑、烹饪等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移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使移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在保障物质生活的同时,楚雄市充分尊重回族同胞的民族宗教习俗,建盖了清真寺,方便回族同胞就近开展宗教活动。如今,安置小区内天天有电影、周周有文艺活动,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青山嘴水库开创了云南水库建设史上当年开工、当年截流、第二年建成的先河。
楚雄市从细处着眼,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重点人群管理。在乡镇、社区建立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站,完成全市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统计,按流动人口总数500∶1的标准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投资470万元,完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决定成立监外服刑人员管理局,建立“阳光社区”,为“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收留、教育培训、促进就业等服务;出台《楚雄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监护管理办法》等,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
楚雄市把关注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支出达13.7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3.5%。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治安保持持续稳定,楚雄市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因此有了良好氛围。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1.38亿元,增长12%。(胡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