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孟建柱: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把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利用在浙江出席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之机,12日在宁波考察。他强调,要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好。

新世纪“枫桥经验”在浙江的发展
“枫桥经验”历史回顾

初衷是改造“四类分子”

  “枫桥经验”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是以说理斗争(文斗,不武斗)改造“四类分子”(即地、富、反、坏)的试点。

毛泽东亲笔批示全国推广

  1963年,毛泽东亲笔批示“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走向全省乃至全国政法阵线。

新“枫桥经验”逐渐形成

  2003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

建立“大调解”组织体系

  全国各地借鉴“枫桥经验”,建立基层综治维稳中心和“大调解”组织体系,“坚持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坚持依靠基层解决问题,坚持靠法制解决问题。”

诸暨:调解率高达75%以上

  数据显示,自2000年起,枫桥镇共发生纠纷约1570件,100%在镇村引导下进行了调解,其中98%获得成功,剩余的也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枫桥经验”助推法治建设

法治让“枫桥经验”更具魅力

  在新时期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群众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利用法治方式,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社会矛盾已经成为共识。法治,令“枫桥经验”更具魅力。

经验上升为制度 推动法治化建设

  枫桥检察室通过法律监督,服务新农村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增强法律的公信力。枫桥司法所实行矛盾纠纷调解一条龙服务。枫桥法庭的调解中心里,自愿调解代替了强制判决,换取双方当事人的互相理解。

创新“枫桥经验”建设“平安浙江”

  从“枫桥经验”到平安浙江,浙江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依靠发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公共安全,扩大基层民主法治,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全面促进保障了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枫桥经验”服务社会管理

枫桥经验:以人为本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50年前,浙江“枫桥经验”以“发动和依靠群众”为核心;50年后的今天,枫桥镇党委、政府认为,只要认真听取群众呼声,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源头上杜绝和化解矛盾,就能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枫桥经验”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启示

  从历史分析,“枫桥经验”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从现实分析,“枫桥经验”已经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与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社会管理创新概念。

浙江:民意为先赋予“枫桥经验”时代新内涵

  “枫桥经验”能历久弥新,最根本原因就是公安机关继承和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构建了民意导向型警务机制,走出了一条民众最广泛参与、警民最大程度结合的治安新路子。“警务广场”、“警民恳谈”、“警务夜市”、“群众工作综合体”……各种在公安实践中创造的有效载体成为群众发出“第一信号”的最大舞台。

“枫桥经验”融入经济发展

宁波镇海打造24小时在线的“网上枫桥”

   从2008年开办网上“民声快递”栏目,到省内首推网络发言人制度,再到开通网络问政平台,镇海运用新媒体网络问效平台,从群众反映的小事入手,化解矛盾,疏导民怨,凝聚民心,打造“网上枫桥”。

“枫桥经验”在舟山有了海上版

  渔业是舟山的传统产业。那里的基层综治工作者把“枫桥经验”从陆上“嫁接”到海上,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平台,构筑起了“小事海上就地解、大事陆上联合调”的“海上枫桥”模式。

“枫桥经验”的电力实践

  位于诸暨市东部的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公司枫桥供电所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借鉴“枫桥经验”,推出电力老娘舅化解矛盾,组织党员服务队方便用户,成立特快工作室企业叫好,实施同业对标杆夯实基础,真正做到了“枫桥经验”在电力行业的生动实践。

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

公安:走出践行“枫桥经验”新路子

  全省公安机关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警务活动的“风向标”,坚持民意主导,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回应群众、力量上依靠群众,积极构建警民共建共享平安的警务共同体,走出了一条浙江特色的人民治安道路,使浙江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热土、社会治安的绿洲”。

司法行政: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中推进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服务对象是群众,所承担的职能和工作与“枫桥经验”的价值取向、核心理念、基本方法高度契合,是践行和创新“枫桥经验”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努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

检察: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纪事

  近10年来,浙江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秉承“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精髓,在检察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力地推进了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

杭州:丰富“枫桥经验”内涵 走出特色平安路

  杭州准确把握新时期“枫桥经验”实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突出源头治理,注重基层基础,坚持因地制宜,不断丰富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内涵外延,走出了一条杭州特色的“民主促民生、民富聚民心、民力保民安、民美领民风”的平安建设之路。

诸暨:发源地探秘“枫桥经验”新发展

  50年来,诸暨始终把“枫桥经验”作为一笔宝贵财富,深入实施了“四前”工作法、“四先四早”工作机制、矛盾化解“五分法”,创新实施“民情常走访,信息常摸排,矛盾常调处,工作常联动”平安“四常法”。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枫桥经验”长盛不衰的法宝。

绍兴:“克隆”枫桥式法庭

  绍兴市两级法院开展了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活动,全市23个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机制,延伸司法职能,加强服务意识,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除2个新设人民法庭外,其余21个法庭均被评为“省级五好法庭”。

温州:践行“枫桥经验”强警为民

  近年来,温州市公安局不断深化、创新着基层警务工作机制,践行着“枫桥经验”在温州的探索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80后”龙湾蒲州派出所社区民警廖孙敏、大力提升民生警务的瓯海娄桥派出所等一大批“枫桥式”的警察和警所。

湖州:民意领跑警务警务保障民生

  如今在湖州,“人民就是上帝,民意就是天意,服务就是天职”已成为广大民警的职业信仰和自觉行动。在湖州公安系统,从金伯中到县、(区)公安(分)局局长、派出所所长、基层普通民警,手机号码全部向社会公开,老百姓有什么事情需要咨询帮忙,24小时随时接听,赢得百姓一片赞扬。

苏州:新时期的“枫桥经验”样本

  2011年,苏州公安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做精社区警务,让全市所有社区民警有了新身份,成为所在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的“班子”成员。枫桥派出所首创“六联工作法”,一举打破僵局,成为全市民警开展新时期社区警务工作的现成样本。

衢州:“枫桥经验”中的农民哲学

  浙江省新塘边镇勤俭村曾是全国闻名的哲学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村掀起了学哲学、用哲学高潮,四十多年风云变幻,新塘边镇坚持运用农民哲学方法,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被评为信访“三无”乡镇,成为衢州平安创建的先进典型。

天台:诠释枫桥经验生命力

  天台县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把就地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于2011年10月成立联合接访中心,10个相关部门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在中心值班,一站式接访,一条龙办访,一揽子解决,使得95%信访问题就地解决。

诸暨公安局:“枫桥经验”在故乡成长

  怎么做才能让群众满意呢?诸暨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谢建平认为,群众满意并不是考评时简单打个钩;让群众满意,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坚持民意警务就是要把窗口前移,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知群众冷暖,替群众分忧。

“枫桥经验”在浙江视频集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