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网络管理中心

  面对“群众在网上发声、诉求在网上表达、问题在网上反映”的新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网上群众工作,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宁波市江东区成立了网络管理中心,负责正面宣传、舆情引导、矛盾化解、民生服务等工作。
    中心成立以来,围绕精心打造网上枫桥、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倾心服务社会民生目标,整合各方资源,开发系统平台,创新工作载体,在网上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化解矛盾,形成了社情民意在网上了解、矛盾问题在网上解决、正面力量在网上凝聚、网上网下无缝对接的“网上枫桥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平台设置

  社区网络发言人:江东区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按照“创新发展、高位突破”的要求,构建由各街道、部门全面参与的网络社会管理“1+3+5”综合体系,并于2011年初成立了区网络管理中心。 简单地说,“1+3+5”模式就是以社区网络发言人为主体,充分发挥动态监管、突发处置、网络引导三大职能,推进拓展咨询服务、网络问政、网络信访、亮照经营、网吧管理等五项工程。通过这一平台,整合了各方力量,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队伍全覆盖,实现了工作主体队伍的全覆盖。 社区网络发言人发挥着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动态监管、突发处置、网络引导三大职能。[详细]

  民生服务平台:也不记得从何时起,郑宁开始习惯每天上班前在 “江东民生服务网”上泡上一会儿。点击新闻动态专栏,浏览最新的时事信息;打开违章记录、水、电清单,查询生活服务信息;要出远门了,也能在网上查询航班、火车时刻信息。江东区将相关部门的资源加以整合,整体“搬”到网上,专门设立“江东民生服务网”,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终点式的服务。目前,网站能提供50类在线服务,包括经济、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内容。网站访问量已突破了1000万人次,累计提供咨询服务1.8万余次。[详细]

  网络问政平台:点开“江东民生服务网”下的“网络问政平台”,市民可以24小时无障碍的向区任何部门反映问题。这个平台,“网”起了全区主要部门和街道、社区。市民只要登陆一个平台,就能找到您想联系的任一部门。 对于“网络问政平台”,区网络管理中心也有一套严格的考核机制,要求在网友反映问题4小时内,相关职能部门得有回复;逾时的,系统会自动发出提醒短信。考核结果直接挂钩机关效能、作风建设考核;对于逾期不办或者敷衍推托的,将亮“红灯”,并根据情节,给予不同程度的追责。 这就相当于,市民不需要上门甚至不用打电话,动动鼠标就能解决问题。[详细]

  舆情收集处置平台:民生服务网不仅解答政策咨询、开展民生服务,还会受理大量的投诉。对于这些投诉,网管中心除了及时转交给相关单位,还积极做好督促、反馈工作,争取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依托网管中心高效的舆情处置指挥平台。会通过网络管理综合平台,将网民的投诉抄告给责任单位,限时解决、及时反馈。对于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会通过网络舆情专报直接上报给区里主要领导,加大问题解决的推进力度。同时,网管中心一直持续跟进关注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加快解决。[详细]

  网络志愿者:江东区成立了区网络志愿者协会,招募5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网民担任志愿者,当好网上“老娘舅”、“和事佬”。区里定期与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以及重点网站、论坛、微博管理者进行线下沟通交流,加深理解、增进认同,凝聚起全社会共同预防化解网上矛盾的合力。让关注变成关爱,让爱心化作行动。江东积极引进和培育网络社会组织,汇聚网络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围绕与网络相关的各类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比较典型的有“小娘舅握握团”、“新宁波人网”、“同城微博联谊会”等,都发挥了较好作用。[详细]

经验启示——群众在网上,工作就做到网上

  “江东民生服务网”日点击量超1万次,自2011年4月开通至今,已有1000多万次的访问量,网站受理网民反映的问题、建议和咨询18000多个,为网友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800多个。
    近3年来,全区信访总量与前3年相比,下降22.8%,网上发现的矛盾和问题98%得到有效回应,80%以上得到妥善解决。江东区的网络社会管理工作获得了中国管理科学创新奖等一系列荣誉。
[详细]

  化解“网上怨气” 构建“网下和气”
在江东有一支1000多人的“网络部队”,他们是由社区网络发言人、部门网络评论员以及公安网警、官方微博管理员等组成,覆盖所有街道、社区、部门以及部分学校和医院,较好地发挥了政策宣传、舆论引导、矛盾调解和民生服务的四大功能。化解网上怨气,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直击谣言。较短时间内化解了该网络舆情事件。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区里还建立了舆情会办、问责问效等制度,严格落实各有关部门、街道的责任,防止发生推诿、拖延等现象,让网友在平台的带领下,知道并运用问政平台。就这样,随着政府解决问题过程日渐公开清晰,群众的怨气慢慢消了,同时在网上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民舆论。
[详细]

  变“单兵作战”为“整体联动”
现实生活中,许多热点问题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让群众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投诉,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拖延,甚至矛盾激化。这时,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及时沟通服务、正确引导舆论的平台。目前在江东区,除了各个社区,各政府职能部门都开设了官方微博,并且延伸到了学校、医院等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这些部门和单位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区网络管理中心则对各部门各社区各单位的网络问政进行监督,要求对群众在网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限时做出回复,从而实现工作平台的全衔接,真正做到了变“单兵作战”为“整体联动”。
[详细]

  倾听网络民声 密切干群沟通
倾听网民心声,为市民与职能部门牵线搭桥,是网管中心职责之一,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平台,普通市民也能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近年来,有120多项党委、政府工作在网上‘晒’出方案、听取市民意见。“这一举措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更容易赢得居民支持和理解。”现在,遇到重点工程、重大决策,江东区都会主动在网上设置“话题”,听取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介入。基层干部以服务姿态开展网络互动,建立“线上”“线下”更为流畅的信息互动机制,在与群众的双向交流中,密切了干群鱼水情。
[详细]

结语

  在信息时代,群众就是网民,网民就是群众,网言网语反映的就是现实中的社情民意。 “群众在网上,工作就做到网上”,江东区网络管理中心畅通了一条网上网下的干部群众沟通新渠道,是新时期的干部群众“连心桥”。信息化时代下,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把传统有效做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新媒体,让群众享受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也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化解民忧提供新渠道,为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新平台。[详细]

山东荣成网络问政 市民发帖无回馈要问责

“问政海口”网络问政平台开通 网络渠道解决民生问题

合肥将设社区网民新闻发言人

江西:网络问政不走过场网友诉求有效回应

宁波市市县两级实现网络民生服务平台全覆盖

专家解读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傅思明:网络的发展,对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网络社会管理规律,树立执政为民理念、信息公开理念、疏导信息与公开对话理念、社会减压阀与网上统一战线理念,才能切实提高整个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吉林省互联网信息办主任 张育新:搭建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社会心理的舆情平台。重视社情民意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民意表达和网上监督作用,高度重视网上集聚传播的舆论热点,认真解决网民集中反映的重大现实问题,受到网民的好评和国际社会的肯定。通过政务微博,搭建了解社情民意的平台,是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网络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场,网络民意由于参与表达者众多,政务微博应该对“大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梳理主流民意,及时回应社会关注。

华南师范大学 陆小媛:解放思想,积极跨入“E时代”。从近年来网络社会运行情况看,对于一些网络事件政府有关部门越躲越瞒,网民情绪就越激烈,事件就越难以控制。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积极妥善处理网络事件,就会有力地化解矛盾、缓和社会情绪,政府的威望也会进一步提高。因此,政府应正确看待网络社会的作用,解放思想,积极跨入“E时代”,加强网上执政能力建设。比如,可以在政府网站设立协商讨论区,与网民进行双向互动,给网民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