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28日,全国检察机关将统一开展第十五个举报宣传周活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完善举报制度,加强举报人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通知要求,举报宣传周期间,检察机关将围绕“三农”、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医疗医药、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重宣传“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办案工作重点。
举报线索初核工作务必精、快、隐:对于每一件职务犯罪案件,举报线索接手后的初步审核是关键。长期的举报工作告诉我们:举报初核要做到精、快、隐。“精”就是要“打有准备之仗”,吃透线索、周密计划、精心部署。首先是要“吃透”举报案件线索。[详细]
如何向检察机关依法正确举报:近年来人民群众举报积极性较高,为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提供了“源头活水”,但在举报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上和操作中的不规范现象,轻则贻误举报线索查办战机,重则可能引起泄密甚至引发打击报复。[详细]
检察机关怎样处理收到的举报线索:同样是向检察机关反映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受贿,为什么有的举报线索顺利成案直至结案,有的举报线索却连被立案侦查的门槛都没能迈过?检察机关究竟是如何处理接收到的举报线索的?[详细]
广东网络举报匿名多可查性不强:据广东省检察院控告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广东检察机关网络受理的属检察机关管辖的举报线索224件,经初查,部分线索被立案查处。由于目前网络举报匿名的多,涉嫌职务犯罪行为不具体,可查性不强。[详细]
浙江省检察院去年受理实名举报不足三成: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达,不少举报人开始选择论坛发帖、微博转发等网络途径举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祺国表示,此类公开披露的举报方式不仅容易泄露身份,还会增加案件侦查难度。[详细]
北京1.2万件举报线索为何只立案查处1445件:2010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举报中心共收到人民群众首次举报职务犯罪线索1.2万件,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214件,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31件。受理1.2万件举报线索,为何最终只立案侦查了1445件?[详细]
·北京:检察机关2010以来收到举报线索1.2万
·武汉:三年受理举报线索2370件
·青海:7.4万人接受警示教育
·甘肃:104份预防建议被转化为单位制度
·陕西:查办涉农贪腐案件370件540人
·河南:检察院奖励举报有功人员286人
·江西:办案为国家挽损3.1亿余元
·福建:打击报复举报人零发案
·安徽:一条举报线索牵出环保领域窝案
·浙江:举报人真实姓名可用密码代替
·上海:30多个检察室基层宣传举报
·江西:检察设基金奖励举报有功者
·河南:检察17个月奖励举报人34万元
·南京:举报骗取经适房最高奖励20万
·成都:检察机关健全举报线索跟踪督办制度
·北京:市民举报交通违法可获奖励
·贵州:举报食品安全可用匿名方式
·陕西:1000万元奖励举报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贵州:举报食品安全可用匿名方式
·宁夏:将全面复查三年来监管场所举报案件
·武汉:职务大要案举报逾七成
·六安:检察院举报工作注重“群众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