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严打犯罪是始终不变的工作重心

  在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大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应始终坚持的工作重心。

平安建设推进社会平安稳定进入持久发展轨道

  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使社会平安稳定总体状况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化解矛盾纠纷打击刑事犯罪
编者按

平安中国,是构建社会和谐、协调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的民心工程,承载着亿万百姓的幸福与梦想。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建设平安中国,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深化平安建设的指示精神,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站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局,不断健全完善平安建设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将梦想的力量凝聚在平安中国的旗帜下,为现实人民的美丽梦想努力奋斗。

打造公共安全
各地经验介绍

江苏:打造平安江苏建设“升级版”

  “江苏公安机关将瞄准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理清建设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措施落实,切实当好平安江苏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江苏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王立科说。

上海:在实战中完善体系推进机制创新

  上海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白少康认为,“平安建设”机制创新要在打击整治实战中推进。坚持“打防联动”,在防范中明确打击重点、在打击中发现防范漏洞,全力以赴维护上海社会稳定、城市安全、人民安居乐业。

青海:管理与服务并重,全力维护稳定

  在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创新方面,刘志强认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积极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机制,确保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青海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刘志强说。

重庆:实现“做精专业队、做强派出所”目标

  重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何挺表示,去年以来,重庆公安机关以 “夯实根基、全力维稳、竭诚为民”为工作主线,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平稳有序优化警务机制,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切实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贵州: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转型跨越

  在贵州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孙立成看来,深化平安建设、筑牢防控根基、确保一方平安,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打击有力、防范有效、管控到位、精确高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推动社会平安稳定。

山东:走立体化、精细化、数字化之路

  在山东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徐珠宝看来,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应以网络防控、时空覆盖、社会联动为重点,走精细化、数字化之路。徐珠宝认为,网络社会防控体系同样是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内蒙古:控“线”管“面”做到扁平指挥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综合考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建立一种立体防控、管理常态、扁平指挥、快速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厅长马明表示。

山西:网上网下一体化打防管控格局

  今年以来,山西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分兵把口、分线作战、分工负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网上网下的打防管控一体化格局,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陕西:全力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基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这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两个重要抓手,这两个方面抓不实,社会稳定的根基就不牢靠。”陕西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杜航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东:在维护稳定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广东公安机关坚持以“保稳定、促发展”为第一责任,以“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为思路,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积极打好维护稳定的“主动仗”,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湖北:坚持民生至上,突出民意导向

  “要始终把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民生至上、民意导向、民安为要,用我们的辛劳,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湖北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曾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黑龙江:努力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大严重刑事犯罪防范打击力度方面,我们紧紧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孙永波对记者说。

相关专题展示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