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市东海县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未成年人管护教育基地和依托122民生热线成立的青少年成长援助中心为工作平台,精心打造“基地+热线”的未成年人维权模式。【详细】
日前,在昆明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上,签署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文件。这不仅标志着昆明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创新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标志着昆明市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联席会议机制的正式启动。【详细】
重庆市江津区院近日出台《落实讯(询)问未成年人通知合适成年人到场的规定》,由该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在共青团、妇联、教委、民政等单位部门确定25名合适成年人,在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或其他成年亲属不能到场的情况下,到场行使法定代理人的部分诉讼权利。【详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检察院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受众的广泛性、交流的直接性和互动性优势,在新浪网建立了“维权东安”——未成年人维权微博,搭建了未成年人维权新平台,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详细】
自2009年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检察院聘请了专业的青少年社工作为检察观护员与检察官组成观护小组,共对70余名失足青少年进行了跟踪服务。【详细】
江西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积极落实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政策,5年来为2210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664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对423名不捕和444名不诉涉罪未成年人实施帮教,没有一人再犯罪。【详细】
为从源头上更好地控制和降低泄露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可能性,实施意见规定,人民法院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刑罚执行机关、其他掌握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司法机关、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未成年罪犯及其辩护人、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监护人。【详细】
四川检察院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材料予以封存,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以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其犯罪记录。【详细】
为使合适成年人在刑事诉讼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保护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初,江宁区检察院分七个批次对合适成年人进行了集中培训,提升合适成年人参与诉讼的能力。【详细】
今后,北京市未成年人案件,除刑案单独审理外,民事、行政案件涉及未成年人的,也将与成年人分开审理。综合审判庭的成立有望使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民事、刑事和行政司法领域得到全方位保护。【详细】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上获悉,目前河北省11个设区市均建立起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47个县(市)建起救助管理站,815个乡镇(街道办)建起临时救助点,形成了城乡一体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体系。2012年以来,全省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2880人,共破获拐卖、拐骗和操控未成年人案件1700余起。【详细】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法院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实施四项救助机制践行公平公正,为弱势群体诉讼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保障,让困难群众享受司法温暖,打官司更有尊严。据统计,2012年至今,该院共发放司法救助资金35次15.26万元,提供各类法律帮助115人次,减免诉讼费13万余元。【详细】
江苏省如皋市检察院日前依托该市慈善基金会,以如皋古称雉水为名,设立“雉水检爱”司法救助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在刑事案件中未获得赔偿的刑事被害人、涉案特困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穷尽司法程序的特困信访人等弱势群体。【详细】
记者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政法委了解到,该区坚持司法为民,服务大局,把落实司法救助制度作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司法需要的重要途径来抓。近4年来,南溪区为48件民事和刑事案件的56名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发放了司法救助金额共计68万元,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详细】
近年来,高校发生过多起投毒、杀人等恶性案件,当我们痛恨于这些残酷的行为时,我们是否也想过,在他们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是否像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那样,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详细】
17岁的学生小森(化名)因一时糊涂在朋友的舅舅家盗窃财物,此案被移送到钟祥市检察院后,检察官经审查认为,小森虽已构成盗窃罪,但系初犯,又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且有悔罪表现。于是,该院与公安民警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一起对其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到小森平日遵纪守法,性格活泼,无犯罪记录,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帮扶帮教条件。【详细】
5月8日,贵州省贵阳市首个“花季护航——法制教育基地”在贵阳市南明区法院挂牌成立。当天,贵阳市第三十九中学40名学生走进“花季护航——法制教育基地”,参加“法院开放日”的模拟法庭活动。据介绍,“花季护航——法制教育基地”成立后,将按季度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青少年参加以真实案例为原型的模拟法庭活动。【详细】
当人们还在研究着“80后”的犯罪心理时,“90后”的稚嫩面孔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在刑事审判法庭上,并呈现出犯罪率上扬的趋势。目前,许多学校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其校园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或纯粹应付。学校不重视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在校学生也因此认为法制教育可有可无,不予以重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