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0日12:00,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张本才做客新华网两会特别访谈,为网友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详细】
5年来最高检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165787件218639人,其中厅局级950人,省部级以上30人;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7054件50796人,重特大案件17745件。曹建明坦言,检察工作中仍存在4个突出问题:检察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没有树立正确执法理念,少数检察人员对群众耍特权、逞威风、敷衍应付、冷硬横推,制约检察工作机制障碍仍存。【详细】
过去五年,检察机关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这些成绩和亮点主要体现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检察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上,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法律监督工作协调发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公信力有了新提升;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详细】
工作报告重点汇报了2008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成绩,特别是四个“新”: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新举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新进展,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探索,保障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强化检察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的新成效。【详细】
今年的报告篇幅竟比去年减去了四分之一,其求真务实的清新文风让人耳目一新。人们更关注的是“两高”报告的实质内容。五年检察工作的新进展,是在着力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后取得的。细心人稍作分析便发现,前五个部分,包括围绕党和国家大局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均是在执法办案上做文章,实际上都是“强化法律监督”的实际成果。【详细】
3月10日中午,走出人民大会堂的代表委员们,有42人的步伐格外轻松和欢快。他们是来自检察机关的代表委员,刚刚听取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的工作报告。5年检察工作成绩斐然、令人振奋。 法制日报》记者结合以往采访经历,梳理一下最高检工作报告亮点,并第一时间邀请5位省级检察院检察长解读轻微犯罪宽处理、惩治行贿、强化自身监督等工作亮点【详细】
过去五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地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重点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群众各种诉求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能够这么稳定,检察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详细】
最高人民检察院不断深化对检察工作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的总要求,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院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成绩实事求是,部署未来工作思路清晰、针对性强,体现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和执法理念。【详细】
随着法治的深入推进、法治氛围日益浓厚、“两院”职能作用日益凸显,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关注在不断提高,对法治的期待也不断增长。对此,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在找准司法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大局上下功夫,在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下功夫,在回应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期待上下功夫,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详细】
过去五年,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五年来,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新农村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等各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黑龙江省检察机关为此积极开展调研,制定相应服务措施,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详细】
2009年至2012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一个关键词始终贯穿其中——执法为民。多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开展专项行动,下大力气查办危害民生民利的犯罪;加强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检力下沉,贴近百姓,完善服务,保障民生长效机制……【详细】
五年来,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检察机关积极主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宽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秉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局观的检察机关越走越自信。【详细】
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到“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检察发展和检察执法理念的每一次更新,每一次发展,都在不同层面回答了事关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详细】
十八大报告强调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伴随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正式实施,各级检察机关力促阳光执法,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以实际行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渴求。【详细】
五年间,检察改革以强化法律监督和自身监督为重点,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有利于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向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迈进,为检察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详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5年工作向全国人大作报告。“两高”报告内容充实,涵盖司法工作方方面面;司法为民贯彻始终,成为最大亮点。5年司法实践证明,法院、检察院只有俯下身去为人民,用对待亲人一样的感情方式提供司法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期待,法院、检察院今后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人民司法为人民的宗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详细】
依法惩治贪官反腐倡廉、严格证据制度保障人权、打造“干净司法”促进清正廉洁、严惩“瘦肉精”“地沟油”等犯罪……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做报告,提请代表审议。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报告回应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反映了司法机关依法履行惩治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光荣职责。【详细】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0日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作的“两高”工作报告,向外界宣示了中国反腐决心。 反腐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总理温家宝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言,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面对严峻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司法腐败的形势,“两高”报告吸引了众多目光。【详细】
近年来,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为全国性的预防职务犯罪立法奠定了基础。但是,法制化程度不高,仍是当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瓶颈。建议尽快启动预防职务犯罪国家立法,以法律形式将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为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提供法律保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