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一类立法的修法项目超过半数。作为佐证的是,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1件法律,其中,新制定法律3件,即车船税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行政强制法;修改完善法律8件。在地方人大,很多省份近年修改法规占立法的“半壁江山”。【详细】
五年来向社会公布48件法律草案,30多万人次提出100多万条意见。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后,收到23万多条意见,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反复协商和充分审议,常委会对草案作出重要修改,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3500元,并降低了工薪所得第一级税率。【详细】
五年来,人大常委会完善诉讼、刑事、行政法律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十届全国人大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按照这一宪法原则,继续贯彻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精神,修改刑事诉讼法,正确处理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从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对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作了重要补充和完善。【详细】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动员全国人民支援灾区、共克时艰,并批准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为抗震救灾及恢复重建提供资金保障;12月份的常委会会议,在总结抗震救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防震减灾法作出重大修改,为抗震救灾及恢复重建提供法律保障。【详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常委会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有关解释和决定,确保了“一国两制”方针贯彻落实,确保了两个基本法全面正确实施。常委会作出的有关解释和决定,确保了“一国两制”方针贯彻落实,确保了两个基本法全面正确实施。【详细】
针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严峻挑战,常委会从法律层面和工作层面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措施要求,强调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详细】
国人大常委会为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电子信息安全,作出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分析国外网络立法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电子信息安全,确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详细】
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利。十一届人大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修改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保证各民族、各地区、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提出做好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和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有关法律问题作出决定。【详细】
人大代表工作和生活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体会最深刻,对实际问题、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了解最深入。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在省级人大常委会设立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建立健全260多个全国人大代表小组,完善代表小组活动方式,拓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支持代表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详细】
做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代表法,坚持为代表服务思想,努力提高代表服务保障工作水平,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共办理代表议案2541件,227件议案涉及的38个立法项目已经审议通过,136件议案涉及的8个立法项目正在审议。组织代表9000多人次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500多篇。举办33期代表专题学习班,【详细】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实施监督法,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监督和支持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详细】
常委会制定人民调解法,明确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为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及时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消防法,听取审议相关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加大交通肇事行为处罚力度,加大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建设,大力整治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详细】
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常委会规定食品及其添加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用量。两次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推动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健全食品安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开展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详细】
住房、医疗和教育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常委会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和运营机制,真正使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得到实惠,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重点推动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常委会听取审议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是人民真正得到实惠。【详细】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社会保险法,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并对群众最为关心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作出原则规定,全国人大还组织有关专门委员会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展跟踪检查。【详细】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人大工作,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详细】
全国人大将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入民福祉。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和重点领域立法,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修改和制定相关法律,充分发挥法律的引领、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详细】
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法治统一、尊严、权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拓展人民参与立法途径。【详细】
我国立法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立法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法律的修改完善上,放到推动法律配套法规的制定修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要更加注重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