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国:推进依法治国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3月8日下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从如期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开展监督工作、做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工作、形成人大对外交往新格局等四个方面简要回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过去五年的工作。

刘云山: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刘云山说,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就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法治的支撑,依法治国重要的是形成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社会风尚。

曹建明:过去五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3月9日参加辽宁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他发言表示,过去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体现出许多新特点,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实践迈出重要步伐的五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司法公正 执法必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在全社会树立法治理念,使法治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普照,让人人享有公平正义的阳光……这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愿望,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期待。(责任编辑:刘琳)

推动全社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追寻法治的闪亮足迹

  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工作,注重发挥法律对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立法。

中国梦,法治梦

  历经曲折遒劲显,民族一定得复兴。 和衷共济谋和谐,昂首阔步踏征程。 抚今追昔意坚定,中国梦是法治梦。

法治中国 立法先行

征地拆迁法

  和良辉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征地拆迁法。现行法律、规定已经严重落后于发展实际,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普遍脱离实际市场价格。这带来了执法标准不科学、拆迁不规范、争议解决机制不完善以及终极配套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

人民检察院监督法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内容涉及广泛,三大诉讼法不能完全涵盖。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人民检察院监督法”,统一法律监督中的共同问题和操作程序,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从而完善司法监督机制,优化和净化司法环境,强化司法权威。

社会立法

  社会立法还存在数量上远远不足、体系不够健全、缺项亟待补全的遗憾;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设计不够先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要求,亟待加以补充完善。”王颖说。

社区矫正法

  针对社区矫正存在的法律依据不足、执法主体不明、机构体系不顺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钺锋提案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网购法规

  在网上购物,一些消费者常常会遇到买到假货、商家打折前先提价、快递延时等现象。8日上午,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政府部门将加快推进网购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创新执法力度。

海洋经济法

  “要建立完善陆源污染物排放溯源追究和生态赔偿机制,建立沿海各级涉海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和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徐谦提出,同时,要创新海洋综合执法体制,在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的基础上,整合现有海上执法力量,建立海上综合执法队伍。

商业秘密法

  应勇介绍说,当前商业秘密侵权现象如员工泄密、竞争对手窃取等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权利人维权困难,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迫切需要专门的商业秘密法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高铁安全立法

  确保高铁安全尤为重要。汪亚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高铁安全立法,一是加强高铁安全设备质量源头控制,从建设方面严格高铁专用设备准入和招投标管理,严格准入资质和设备质量标准,加大设备质量问题责任追溯力度,确保设备质量可靠。

公平交易行政法规

  欧成中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流通市场公平交易管理的行政法规,明确零售商允许或禁止的收费项目,以及收费后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大型零售企业、大型外资超市的财务监控,对收费收入要实行严格的税收征管。

城市管理法

  由于没有全国性的城市综合管理法律进行总体原则上的指导,地方行政法规的差异性很大,缺乏系统化,条款的制订和修订比较随意和盲目。”中国城市管理协会会长罗亚蒙在调研会上表示,能够务实回答城市管理现实问题的地方政府并不多见。

立法规范城管执法行为

  杨伟程提出,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要求,为进一步健全我国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城管执法部门工作机制,建议尽快制定国家统一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或行政法规。

反腐立法

  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郎胜解读“未来5年的立法规划”时,提到“完善反腐败方面的立法,真正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今后5年的立法重点。与之配套的是国家机关组织运行法治化。

清真食品立法

  依法对国内清真食品的生产、经营进行规范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世界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建议加快清真食品管理国家立法,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清真食品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制定清真食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

生态领域立法

  “我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单靠政府的规章和行政命令是不够的。既要坚持行之有效的政府规章制度,还要加强立法工作。因为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权威性,生态方面的立法一旦颁布实施,就需要全社会一体执行。”晏友琼说。

预防职务犯罪法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陕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巩富文认为,抓好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化建设,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法是当务之急。巩富文表示,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法首先需明确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内涵和预防职务犯罪法的适用范围。

行政收费法

  在7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呼吁,要建立公开、公平、透明、完善的收费法规制度体系,行政收费法亟待出台。周汉民认为,要建立收费许可授权的多元评价体系和收费使用评价制度。

家政服务业法规

  “建议国务院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家政服务业行政法规。”在7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崔郁发出上述呼吁。家政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和谐紧密相联,是亿万家庭关注的热点。

保护地下水法律

  长期致力于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杜鹰在会上指出,我国地下水不排除有污染进一步加重的趋势。目前地下水保护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无法可依,没有一部专门的保护地下水的法律,他期待这个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解决。

立法堵住保障房准入漏洞

  3月7日上午,在北京昆泰酒店经济界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许明金就保障房建设举了个例子,话音刚落,便引来与会政协委员和旁听记者的一阵哄笑——建在如此偏远的山沟沟,保障房如何保障群众的出行、购物、教育、文化等需求?

个人破产法

  郑鄂建议,国家应确定有关部门牵头负责,着手加快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征信机构全面记录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失信者在融资、投资、经营、置产、任职、就业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以督促市场主体诚信经营、遵规守法。

土壤污染防治法

  “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应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吴青认为,宪法、侵权责任法、刑法、农业法、环保法、土地管理法等主要保护的是农业用土壤污染防治,均未全面覆盖各类用地保护,特别是法律责任方面,规定明显不足。

立法保障农民工权益

  李朝鲜建议应尽快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依法确定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利,确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各项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对各类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给予处罚的具体措施,使农民工享有各方面的社会平等权利,解决好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新闻法》立法

  “作为新闻人,我也会持续和同行去思考,能否形成一份提案,推进《新闻法》的立法进程。” 白岩松说提案得不到回应会继续提“我不觉得我今年的提案会在一两年内完全解决,但是能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那不就是一种推动力吗?”

立法向网店征税

  大量游离于税收征管之外的网络交易,对守法经营构成了冲击。人大代表王填提议国家尽快制定《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呼吁加强网络购物监管,依法对网店征税,改变当前网络购物普遍“不开票,不上税”状况,对小本经营的网店予以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