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好检察环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真正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职责使命。【详细】
检察机关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大力提升执法能力素质和执法公信力,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详细】
检察机关要以提高执法公信力为核心,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检察权运行公开化,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以强化法律监督和自身监督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详细】
检察机关要着力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坚持有案必办、有腐必惩,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坚决依法监督纠正诉讼中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要加强新增监督职责的实践探索,加强对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侵犯诉讼权利的监督。【详细】
2012年1至11月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96259人,提起公诉1247709人,决定不批捕157898人、不起诉38968人。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呈现力度、质量、效果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3331件46024人,同比分别上升5.4%和6.4%。【详细】
2012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3万件4.6万人,同比分别上升5.4%和6.4%。查处违法违纪检察人员175人,同比下降2.2%。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9.6万人,提起公诉124.8万人,决定不批捕15.8万人、不起诉3.9万人。【详细】
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努力推动各项法律监督工作全面协调发展。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呈现力度、质量、效果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3331件46024人,同比分别上升5.4%和6.4%,其中查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494人。【详细】
2012年,检察机关制定了直接受理案件初查工作规定,完善职务犯罪侦查程序和措施。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稳步推进,2500多个检察院成立了专门机构。铁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76个铁路检察院全部移交地方。【详细】
2013年,检察机关将全力做好检察环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真正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职责使命。【详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1月10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表示,检察机关要积极推进门户网站、检察微博建设,增强信息发布、在线交流、咨询问答等功能,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详细】
2013年,检察机关将围绕“三农”工作和教育、就业、住房、水利、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医疗医药、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开展为期两年的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专项活动工作,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详细】
2013年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努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推进检察法律文书改革,坚持客观公正,加强释法说理。完善落实检调对接、刑事和解、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详细】
201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详细】
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这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检察机关要把提高执法公信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执法理念教育、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能力素质建设、执法监督制约和基层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详细】
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加大,检察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判断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新变化,坚持“两点论”和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既看到形势大好的一面,对国家发展和检察事业发展充满信心。【详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环境是基础。要坚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观,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详细】